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群落 > 群落的演替及其影响因素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6 题号:18943072
鲸鱼(或其他大型动物)的尸体沉入海底之后将经历4个阶段,食尸生物取食→无脊椎动物栖居→硫细菌利用溶解在海水中的硫酸盐,并吸收CO2合成有机物→骨骼以礁岩的形式留在海底。据此建设人工鲸落型海洋牧场,不仅可以拓宽动物尸体的处理途径,也可以用来养殖经济鱼类。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分析,食尸生物和硫细菌都属于分解者
B.上述4个阶段属于群落的初生演替,演替过程中新物种替代旧物种
C.海底没有光照,人工鲸落型海洋牧场的能量主要来自深海的热能
D.利用人工鲸落型海洋牧场养殖经济鱼类,符合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1】诗句“无田甫田,维莠骄骄”的意思是无力耕种以致田地荒废,杂草长得又高又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不变
B.演替过程中出现新的优势种后原有的物种消失
C.在该弃耕农田上演替而来的顶极群落一定为森林群落
D.该诗句与“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均是次生演替过程
2023-05-28更新 | 38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建立数学模型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图坐标系中的曲线可表示生态学中相关研究对象的变化规律,以下描述最准确的是(       
A.1和2可分别表示某增长型种群的死亡率和出生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
B.若X和Y分别表示年龄和数量,则2表示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C.群落初生演替至森林的过程中,1可表示草本植物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D.2可表示群落初生演替至森林的过程中物种数量的变化
2022-01-06更新 | 172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是初生演替B.若没有人力干预,甲地不可能重现森林
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
2022-07-01更新 | 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