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基因的分离定律 >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61 题号:19052199
拟南芥属于自花传粉植物,被誉为“植物界的果蝇”。拟南芥中常存在雄性不育或雌性不育现象,由雄性不育或雌性不育个体培育得到的株系(纯合子)在遗传学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研究发现基因M位于2号染色体上,与拟南芥的育性有关,能编码一种参与转运花粉粒外壁(能保护精细胞)合成所必需的某些糖类的跨膜转运蛋白。将一个T-DNA插入基因组成为MM的受精卵中M基因上游的启动子处,由该受精卵发育成的植株可育,理由是_____;让其连续自交两代,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
(2)已知控制拟南芥早花、正常花和晚花的基因型分别是NN、Nn和nn,N/n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实验室中种植基因型相同的可育正常花拟南芥,其F1中部分植株出现了雄性不育现象,由此可知亲代可育正常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F1可育植株中晚花所占比例为_____,F1可育晚花植株自交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
(3)研究过程中还分离出另一种基因型为rr的雄性不育株系甲,该株系经低温处理可恢复育性。若让基因型为Rr的拟南芥在低温下连续自交两代,则F2中基因型为rr的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等位基因R/r和M/m在染色体上可能的位置关系为_____,请利用株系甲(rr)、株系乙(mm)为实验材料,设计杂交实验并根据实验结果推断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实验思路:_____;预期结果和结论: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果蝇种群中常出现性染色体异常的现象,从而产生不同的表现型。已知:性染色体组成为XXX和YO(细胞中只有一条Y染色体,没有X染色体)时表现为胚胎期致死,XXY时表现为雌性可育,XYY时表现为雄性可育,而XO(细胞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没有Y染色体)表现为雄性不育。为探究果蝇眼色的遗传方式,摩尔根做了下列杂交实验:①白眼雄果蝇×红眼雌果蝇→全部红眼;②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1/2白眼雄、1/2红眼雌。但蒂更斯通过大量实验发现白眼雌果姆与红眼雄果蝇的杂交子代有少数例外:每2000~
3000只雌果蝇中出现一只白眼可育果蝇,每2000~3000只雄果蝇中出现一只红眼不育果蝇。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
(1)红眼和白眼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___为显性性状,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
(2)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___合成来控制生物体性状。
(3)杂交实验:②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1/2白眼雄、1/2红眼雌,子代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子二代中雌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子二代中雌果蝇全部跟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三代中雌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
(4)用遗传图解解释蒂更斯实验中为什么会出现例外(设有关基因为B、b)。________________
2017-04-14更新 | 521次组卷
【推荐2】黄瓜是世界上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果皮与果肉颜色是商品品质的重要特征。科学家进行了以下研究:
(1)为研究黄瓜果皮颜色的遗传规律,进行以下杂交实验如图1,图2为黄瓜果皮叶绿素的代谢途径,F2中白色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

(2)为研究黄瓜果肉颜色的遗传规律,科研人员选择突变体丙进行了图3所示的杂交实验。

①丙多代自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②科研人员以果肉绿色的野生型和果肉白绿色突变体丙3为亲本进行正反交,F1表型均为野生型。F1个体全部自交,F2的表型及比例是______,说明果肉颜色(绿色和白绿色)由一对等位基因(WG/wg)控制。
(3)SSR是DNA中的简单重复序列,非同源染色体上的SSR重复单位不同(如CA重复或GT重复),不同品种的同源染色体上的SSR重复次数不同,因此常用于染色体特异性标记。研究者取F2中白绿色和绿色个体各20株,提取DNA,表型一致的DNA作混合样本,用不同的SSR引物扩增不同样本的SSR遗传标记,电泳结果如图4.

①为了一次性扩增出条带,加入一个PCR管的多对SSR引物扩增应满足______
A.每对引物扩增的产物长度不同
B.每对引物扩增的产物长度相同
C.所有上下游引物不能碱基互补配对
D.所有引物的长度必须相同
②根据电泳结果推测wg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号染色体上(不考虑染色体互换)。
2024-05-04更新 | 193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中国农业大学某实验室在某果蝇品系中发现了一只卷翅突变体,经不断选育获得了紫眼卷翅果蝇品系(甲品系)。为了研究该品系相关基因的传递规律,研究人员做了一系列实验。
(1)甲品系果蝇与纯种野生型(红眼正常翅)果蝇进行杂交,结果如图1。

①分析果蝇的眼色遗传,紫眼和红眼为一对相对性状,其中红眼是__________性性状。
②实验正反交结果相同,由此可知果蝇的翅型属于__________染色体遗传。
③根据F2的表现型及比例推测,决定__________性状的基因纯合致死。进一步研究发现,果蝇的正常翅基因(+)和甲品系的卷翅基因(Cy)位于2号染色体上,该染色体上还分布有某隐性致死基因(b)及其等位基因(B)。甲品系内果蝇相互交配,后代表现均为卷翅,请在图2中亲本染色体相应位置标出B、b基因,并标出图中F1的相关基因。(不考虑交叉互换)

(2)像甲品系这样能够稳定保存两个致死基因的品系称为平衡致死系。研究人员从北京大学某实验室获得另一果蝇平衡致死系(乙品系),其表现型为红眼卷翅,卷翅程度明显小于甲品系。已知乙品系果蝇的卷翅基因(Cy’)和隐性致死基因(b’)同样位于2号染色体上。甲、乙品系果蝇杂交,子代中卷翅与正常翅的数量比约为2:1。
①根据子代中出现了表现型为__________的果蝇,可判断b和b’不是同一基因。
②由实验结果推测,两个品系的卷翅基因Cy和Cy’是等位基因。若它们是非等位基因,杂交后代的翅型性状及其数量比应该是__________
(3)两个纯合致死的等位基因存在互补和不互补两种关系:若互补,则同时含有这两个基因的杂合子能存活;反之,则不能存活。
①根据(2)实验结果推测:Cy和Cy’__________(填“互补”或“不互补”)。
②为验证上述推测,研究人员使用特异性引物对不同品系果蝇进行基因组PCR,电泳结果如图3所示。

选取(2)杂交中F1正常翅和不同卷翅程度的果蝇各200只,利用上述引物分别对每只果蝇进行基因组PCR,电泳结果显示:所有正常翅个体都只有A条带,所有卷翅个体都同时有A、B条带。该结果是否支持(3)①的推测?请做出判断并陈述理由__________
2018-04-13更新 | 6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