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细胞膜和细胞壁 >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 细胞膜的功能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865 题号:19124581
细胞中特定的结构必然有与之相对应的功能存在,且其功能的实现也需要以特定的结构作为基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有助于完成物质运输、细胞分裂等功能
B.溶酶体合成的多种水解酶,能分解外界吞入的颗粒和自身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C.细胞质内的纤维素交错连接构成细胞骨架,有利于维持细胞形态和进行胞内运输
D.细胞核中的核仁是核糖体装配的重要场所,细胞中核糖体的合成离不开核仁结构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1】如图表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三种方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丙中胞间连丝是高等植物细胞进行信息交流的结构
B.精子和卵细胞受精时要发生图乙所示的信息交流方式
C.激素调节过程中,信息交流方式与图甲所示相同
D.图甲、图乙中靶细胞表面上的受体与信号分子结合从而接受信息,由此可知信息交流均需要细胞膜上的受体参与
2023-08-30更新 | 79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2】当感知到危险时,线虫神经元会释放大量酪胺,触发逃跑反应,使线虫能够逃脱“敌人”。酪胺的部分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注:胰岛素样蛋白的作用类似于胰岛素。
A.胰岛素样蛋白运出细胞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B.酪胺可促使细胞吸收葡萄糖以满足逃跑反应所需能量
C.与人体肾上腺素类似,酪胺的分泌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D.酪胺发挥作用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2022-11-25更新 | 53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40~100nm级别膜性小泡,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已经被发现,但其在细胞间所起到的信息交流作用,直至最近才开始为人们所认识。正常生理状态下,血液、尿液、乳汁、羊水中都能分离出外泌体,其内含有蛋白质、核酸、脂质等分子。外泌体的形成过程包括:首先细胞膜通过“逆出芽”方式向内出芽形成小囊泡,包容部分细胞质基质最终成为晚期核内体。晚期核内体随之与细胞膜相融合,存在其内部的囊泡结构被释放到细胞外形成外泌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外泌体形成可能与高尔基体有关
B.外泌体进入靶细胞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消耗能量
C.可推测RNA可能是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分子
D.外泌体保证了那些在细胞外液中易失活或降解的成分安全转移至靶细胞内参与调节
2023-12-27更新 | 1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