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代谢 >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 主动运输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8 题号:19171702
下图为Na+和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示意图,图中的主动运输过程既可消耗来自ATP直接提供的能量,也可利用Na+电化学梯度的势能。请据图回答问题:
   
(1)Na+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和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到组织液的跨膜运输方式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在上述过程中,当Na+和葡萄糖充足时,二者的运输速率与相应载体蛋白的数量呈___________(填“正相关”或“负相关”)。
(2)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你判断的依据是:①被选择吸收的物质___________;②需要的能量来自于Na+电化学梯度的势能。
(3)一种转运蛋白往往只适合转运特定的物质,因此,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___________,或转运蛋白空间结构的变化,对许多物质的跨膜运输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也是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的结构基础。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囊性纤维病是一种严重的遗传性疾病,患者汗液中氯离子的浓度升高,支气管被异常黏液堵塞。导致这一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下图表示CFTR蛋白在氯离子跨膜运输过程中的作用。

(1)图中所示为细胞膜的__________模型,其中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据图可知氯离子跨膜运输的正常进行是由膜上__________决定的。
(2)在正常细胞内,氯离子在CFTR蛋白的协助下通过_____________方式转运至细胞外,随着氯离子在细胞外浓度逐渐升高,水分子向膜外扩散的速度____________,使覆盖于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被稀释。
(3)氯离子运输过程中消耗的能量由ATP直接提供,供能时ATP末端的磷酸基团有一种离开ATP而与其他分子结合的趋势,也就是具有较高的____________,脱下来的末端磷酸基团与载体蛋白结合,使载体蛋白___________ ,导致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使氯离子释放到膜外。
(4)氯离子运输过程中参与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
2021-12-04更新 | 326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如图1是人甲状腺细胞摄取原料合成甲状腺球蛋白的基本过程,图2表示两种跨膜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问题:

(1)细胞内的碘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碘浓度,这表明图1中a过程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该过程中需要细胞提供能量吗?_____
(2)图2中,跨膜运输方式甲是_____,乙是_____,苯进出细胞的方式一般是图2中的_____。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使用某种毒素,结果对Mg2+的吸收显著减少,而对Ca2+、K+、C6H12O6等物质的吸收没有受到影响,其原因是_____
(3)甘油、胆固醇等能很容易地通过细胞膜,主要与细胞膜中含有_____有关。
(4)木糖为五碳糖,但是细胞膜能转运葡萄糖,却不能转运木糖,这表明细胞膜具有的特性是_____
(5)动物的精子和卵细胞的受精作用,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功能。
2022-07-13更新 | 9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 为研究水和无机盐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原理,研究小组将实验兔麻醉,再将排空的一段小肠结扎成甲、乙、丙3个互不相通、长度相等的肠袋(血液循环正常),分别注入质量分数为0.7%、0.9%、1.1%的 NaCl溶液10mL, 使其充盈,维持正常体温半小时后,测得肠袋内NaCl溶液的量分别为ImL、3mL、5mL。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
(2)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的浓度是兔细胞所处液体环境中溶质的浓度。实验开始时甲组水的渗透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填“血液进入肠腔”或“肠腔进入血液”),乙组_______________(填“有”或“无”)水分子的跨膜运输。
(3)研究表明小肠在吸收NaCl时,需要Na+载体蛋白的参与。请以肠袋、Na+载体蛋白抑制剂等为材料用具,设计实验验证这一结论,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___________
2020-08-23更新 | 1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