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的概念及特征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4 题号:19252904
生物兴趣小组对某草原上的一田鼠种群进行了长期的调查,并绘制了以下两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兴趣小组对该田鼠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应采用_____法。
(2)图甲中虚线表示_____型增长曲线,该曲线是在_____条件下田鼠种群的增长方式。如果迁入时田鼠的种群数量为a,而且每繁殖一代种群数量比原来增加m倍,则在此条件下繁殖n代以后,田鼠的种群数量为_____
(3)图甲中实线表示田鼠种群在该草原上的实际增长情况,人们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使用同种鼠药以降低环境容纳量,但田鼠种群仍然数量回升的可能原因是_____
(4)图乙表示某时刻该田鼠种群的年龄结构,则图甲中_____点不符合该种年龄结构。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调查小组对某地的甲、乙两种乔木植物做了多年的种群密度调查,并统计了Nt+1/Nt(图中Nt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Nt+1表示t+1年的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图1所示。图2表示两种种群数量的增长模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种群甲和乙的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该调查方法的关键是_______
(2)仅分析图中的调查时间内的情况,图1中的种群乙在0~t1段对应图2中的曲线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3)种群甲在0~t3段的年龄结构为_______,种群乙在t4后的年龄结构为_______
(4)图1中的种群甲的数量变化是否与图2中的曲线Y相对应?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2023-07-12更新 | 75次组卷
【推荐2】草甸是青藏高原最重要的牧场类型,分布于此地高原酚鼠是一种营地下生活的挖掘类啮齿动物,数量过多对草甸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1)青藏高原的某些区域形成草甸群落的决定性因素是____,草甸群落的季节变化即季相,体现了群落的时间结构。若将生长于青藏高原的高原酚鼠投放到另一环境相似的高山草甸中,高原酚鼠种群数量将呈____形增长。
(2)为防止过多的高原酚鼠对草甸的破坏,起初人们利用天敌鹰来控制高原酚鼠的数量,一段时间后发现效果并不理想,研究发现,鹰主要捕食了高原酚鼠的老弱病残个体,改变了高原酚鼠种群的____,随之种群数量快速恢复,后来研究人员采用了人工捕杀、药物抗孕、造林整地等多种措施进行防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药物抗孕是通过降低种群的____控制高原酚鼠的种群数量,造林整地是通过降低____实现降低种群密度的目的。
(3)高原酚鼠挖洞时将挖出的土堆在地面,会在草甸中形成无植被覆盖的裸露土丘,需6年左右才能逐步恢复,群落恢复过程中的演替类型为____演替。
2024-01-23更新 | 2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研究者在青藏高原某人工草地试验站选取了经过12年(1999年~2011年)演替变化的六个样地进行了相关研究,分别标记为Ⅰ、Ⅱ、Ⅲ、Ⅳ、Ⅴ、Ⅵ,这六个样地是多年生禾本科人工草地的不同草种组合。此外他们还选取围栏外天然草地(冬季用于放牧、生长季休牧)作为对照(CK),结果如下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从人工草地建植初期(1999年)到2011年,群落进行了______演替。多年生禾本科人工草地中某种草长势参差不齐、有高有矮,这____________(填“体现”或“不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
(2)由图1可知,与人工草地建植初期(1999年)相比,样地______(A、Ⅰ;B、Ⅱ;C、Ⅲ;D、Ⅳ;填字母选项)的物种丰富度变化最大,但人工草地均未达到围栏外天然草地的物种丰富度,从优势种的角度分析原因可能是适当放牧能控制优势种的数量,增加物种的丰富度,然而过度放牧可能会影响草地群落演替的速度和______
图2是草原中的鼠数量变化曲线图;科研人员对海洋某种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3)_______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图甲中的曲线Ⅰ为______形曲线,为____条件下种群的增长形式。
(4)草原上的鼠对生态环境破坏极大,最好在曲线Ⅱ中的_____(填“b”“c”或“d”)时刻前进行防治。
(5)图2中曲线Ⅱ有一段时期近似于曲线Ⅰ,这一段______(“等同于”或“不等同于”)曲线Ⅰ,原因是阴影部分表示_________,也就是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量。
(6)图3中种群密度为_______点时,表示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2023-02-06更新 | 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