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0 题号:22781108
某池塘中淤泥堆积、落叶腐烂、浮游植物滋生,导致鱼类大量死亡。为了改变这一现象,管理部门对池塘进行了生态改造,并引入了锦鲤等观赏鱼类和荷花,使池塘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回答下列问题:
(1)池塘中的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一个_________,某个季节光照减弱,导致某种鱼类向上转移,此现象表明环境因素的改变可使生物群落的_________发生改变。
(2)夏季来临,池塘中分解者大量滋生,水体溶氧量下降,导致鱼类死亡.分解者分解死亡的鱼类又消耗更多氧气,使水体溶解氧进一步下降,这种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调节,并常常使生态系统__________稳态。
(3)调查池塘中锦鲤的种群密度,常用__________法。也可用两次捕捞的差值进行估算,比如:当第一天一网捕捞有12条锦鲤,并不再放回,第2天用相同方法捕获了9条锦鲤。假设锦鲤始终保持相对均匀分布,则该鱼塘中锦鲤的初始数量约为__________条。将不同时间的调查结果转换成坐标曲线,这种曲线模型可以直观地反映出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表是某河流干涸后,群落经历草本、灌木、乔木的演替过程中,部分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该群落演替类型为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杨林的出现既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又为动物创造了________和食物条件,物种丰富度进一步提高。
(3)调查鼠的种群密度时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由于鼠对捕鼠器有记忆,重捕获的机会减少,则所得数据比实际结果_____
(4)下图表示该生态系统第6年植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有关情况。图中数据表示各部分有机物中的含碳量,单位kg/(hm2•a)。若将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折合为葡萄糖进行计算,已知1kg葡萄糖储存的能量为1.6×104kJ,该生态系统总面积为100hm2,则第6年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
2018-01-29更新 | 116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广阔众多的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多种生态功能,蕴育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物种贮存库、气候调节器,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以及发展经济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湿地生态系统,科研人员对某湿地生态系统每年能量流动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103kJ)。
回答下列问题:
植物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
同化量465XY
呼吸消耗量9622.83.8
未被利用29033.52.6
分解者分解142.2微量
(1)该湿地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构成一个群落,原因是_____________
(2)由表中数据可知,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
(3)该湿地生态系统中野生鲻鱼蛋白质含量丰富且味道鲜美,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调查该生态系统中野生鲻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人工养殖鲻鱼时以植物青饲料为饲料,欲在该湿地生态系统中某区域进行人工养殖,还需每年投放植物青饲料35000kJ,此时,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_____________
(4)该湿地生态系统经过多年科学有序的综合治理,已成为该地区湿地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颗璀璨明珠。河面水鸟嬉戏交颈,使人联想起“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诗中“关关”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信息,该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022-07-06更新 | 324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蝗灾指蝗虫聚集引起的自然灾害,大量的蝗虫使农作物遭到破坏,甚至发生饥荒。回答下列问题:
(1)某蝗虫种群摄入的能量流动情况如下表所示[单位:J/(hm2·a)]
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
1.05×1097.50×1087.20×108

该种群同化的能量中只有_________%用于生长发育繁殖。
(2)飞蝗具有两种聚集行为上差距明显的生态型,其中群居型总是寻求同类聚集而居,散居型则躲避同类。由此可知引发蝗灾的是_________型飞蝗。研究发现,自然环境下当密度超过6只/m2后,散居型飞蝗会转变为群居型飞蝗。为监测某地飞蝗的种群密度,可选择_________法统计虫卵的数目。对成虫进行调查时,设置5种不同面积的抽样环,将铁环投出2—3m,观察统计铁环区域内飞蝗成虫的数目,结果如下表所示。(笼罩值指用密闭的笼子捕捉某区域所有蝗虫后逐个计数后计算的结果)
日期笼罩值昆虫平均密度(只/m2
抽样环面积(m2
0.020.050.100.200.35
6月25日1.041.671.051.200.790.79
7月25日0.481.280.610.570.370.26
8月15日1.201.401.250.910.730.69
8月30日1.091.451.071.040.870.74

5种不同抽样环中与笼罩值相比误差最小,统计结果可信度最高的是_________m2的抽样环。
(3)研究某种蝗虫在罩笼试验和模拟取食两种方式下对牧草的损失量如图所示

据图可知,罩笼试验中,5只/m2蝗虫使牧草_________(增产/减产);模拟取食实验中,该蝗虫的密度超过_________只/m2使牧草减产,这说明监测蝗虫的_________在“蝗灾”的预防中具有重要作用。
2022-06-12更新 | 2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