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的概念及特征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1 题号:19508065
2020年一场史上罕见的蝗虫灾害席卷东非和亚欧大陆。铺天盖地的蝗虫毁坏了当地的草场、作物,对粮食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2020年2月11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全球发布了沙漠蝗灾害预警。请回答:
   
(1)能预测沙漠蝗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__。跳蝻为沙漠蝗的幼虫,在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时,经常采用______法。
(2)如图为东非某草原蝗灾期间的部分食物网示意图,其中牧鸡与蛙的关系是____________。若牧鸡要增加20g体重,最多消耗草和水稻______kg。
(3)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散居型蝗虫体内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体色由绿色逐渐变为聚居型的黑褐色,且此时期黑褐色蝗虫体内开始合成具有挥发性的苯乙腈。请推测蝗虫体色变化和苯乙腈的合成对蝗灾的形成有什么作用:________
(4)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有关国家和机构全力合作进行灭蝗减灾的意义是______,从而缓解可能出现的粮食短缺和人道主义危机。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研究机构对某草原的野兔进行了调查,下表表示通过某种方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的结果。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项目捕获数(只)标记数(只)雌性个体数(只)雄性个体数(只)
初捕32321418
重捕3641818
(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2,则该草原野兔的种群密度为_____。若一部分被标记的野兔被狼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该调查方法称为_____法。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酵母菌开展相关探究实验。在500ml的已煮沸、冷却的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接种一定量的酵母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探究酵母菌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请回答:
(2)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时,逐个统计非常困难,可以采用_____法。
(3)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_____再计数。该实验中酵母菌数量估算值见下表:(该实验中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lmm×0.1mm,16中方格×25小方格)。
时间(天)1234567
酵母菌数量(万个/mL)32762824819821820
第2天观察计数时,发现计数室四个角上的4个中方格中共有36个酵母菌,其中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的有4个,计数时应选择_____(无色/蓝色)的酵母菌。则表中第2天酵母菌数量约为_____万个/mL。
2022-07-20更新 | 332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请完成下列与种群及群落相关的问题:
(1)调查某种果树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逐个计数法,原因是_______
(2)探究酵母菌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的实验中,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法。如果某同学第二天观察计数时,发现计数室四个角上的4个中方格共有36个酵母菌,其中被台盼蓝染成蓝色的有6个,则该同学该天计数的活酵母菌数量约为________________万个/ml。(该实验中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16中方格×25小方格)
(3)下图为松林中某种鸟的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和年龄结构的变化图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前10年中该鸟的种群密度最小的年份是第________年,第16年时若调查该鸟群的年龄结构,调查结果和图乙中的_________相似。
(4)在群落中,不同的物种各自生活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__________________、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__________________等。
2024-04-02更新 | 111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为研究降水量影响田鼠种群密度的机制,科研人员以田鼠幼鼠为材料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其中,野外实验在半干旱草原开展,将相同体重的幼鼠放入不同样地中,5个月后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见下图。

(1)由图1可知,增加降水组田鼠体重增幅更大。田鼠体重增加有利于个体存活、育龄个体增多,影响田鼠种群的___________,从而直接导致种群密度___________
(2)由图2可知,增加降水有利于___________生长,其在田鼠食谱中所占比例增加,田鼠食谱发生变化。
(3)为了检验增加降水组田鼠体重增幅大是否由食谱变化引起,科研人员在室内模拟野外半干旱和增加降水组的食谱,分别对两组田鼠幼鼠进行饲喂,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_
(4)进一步研究发现,增加降水引起田鼠食谱变化后,田鼠肠道微生物组成也发生变化,其中能利用草中的纤维素等物质合成并分泌短链脂肪酸(田鼠的能量来源之一)的微生物比例显著增加。田鼠与这类微生物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_
2023-02-27更新 | 1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