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细胞基础 >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减数分裂过程中物质的变化规律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5 题号:19613783
在某个猕猴(2n)种群中,猕猴的毛色有野生型黄色(A)、突变型灰色(a1)和突变型黑色(a2)三种表型,基因A对a1和a2为显性,a1对a2为显性,三种基因的形成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种群中黄色猕猴与突变型黑色猕猴交配,后代有可能出现灰色猕猴
B.杂合灰色猕猴精巢中的某个细胞含有2个a2基因,此时该细胞一定含有4个染色体组
C.基因a2比a1的长度短,则控制合成的肽链也一定短
D.突变型的产生体现了基因突变的普遍性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1】如图为某二倍体的哺乳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细胞中均含有2条染色体和2条染色单体
B.若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则甲细胞分裂有可能产生2种精子
C.甲、乙细胞中均含有1个染色体组,因而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最多含有2个染色体组
D.若甲和乙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则它们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
2022-11-02更新 | 535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2】如图表示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GH段细胞染色体数相比CD段减半
B.EF段细胞中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
C.AB段与EF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相等
D.EF段细胞中一定存在姐妹染色单体
2021-06-12更新 | 144次组卷
【推荐3】某研究小组对基因型为BbDd(B 和d 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b和 D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二倍体动物(2n=4)进行了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相关研究:用32P分别将一个卵原细胞和相同基因型雄性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的 DNA完全标记,卵原细胞在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得到卵细胞甲,精原细胞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得到精子乙,再将甲、乙受精形成受精卵丙(假定细胞分裂过程中均不存在染色体交换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别提取卵细胞甲和精子乙的核DNA 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其离心后得到的条带相同
B.受精卵丙的基因型可能为BBDD
C.丙细胞染色质上有8条 DNA单链被32P标记
D.若丙细胞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进行1次有丝分裂,则子细胞中含32P标记的染色体数为2条或3条或4条
2024-02-08更新 | 2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