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群落 > 群落的结构 > 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6 题号:19701773
北方温带湖泊群落的垂直结构可分为表水层、斜温层、静水层和底泥层,图甲表示夏季和冬季北温带某湖泊不同水深含氧量、温度的变化;图乙为该湖泊中生物形成的食物网,图丙为该生态系统中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字母代表相应的能量值,G代表第三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H代表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该湖泊中每年有一定量的生活污水流入。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水生群落的分层现象主要取决于_____等非生物因素的不同。
(2)结合图甲分析,自养型生物主要分布在_____ 层,夏季表水层氧气含量比冬季_____ ( 填“高”或“低”),推测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____
(3)由图乙可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鲫鱼和田螺的种间关系是_____,黑鱼处于_____营养级。
(4)图丙中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_____(填写图中字母),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5)人工排入一定量的生活污水不会使该湖泊受到污染,说明生态系统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过度放牧使锡林郭勒草原牧草的年平均产量下降。为兼顾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畜牧业的发展,科研人员选取样地,探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原群落特征的影响。在所选研究样地的植被中,有禾本科、莎草科、菊科等植物类群,禾本科最高、莎草科次之、菊科最矮,莎草科植株的叶在茎顶近放射状排列,对群落的盖度贡献大于禾本科。
(1)样地上的禾本科、莎草科、菊科等植物的高度各不相同,使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________现象。
(2)科研人员根据单位面积可承载的牲畜数量设定放牧强度,连续3年的6~9月份在牧草的生长季进行不同强度放牧,测定得到的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

禁牧

轻度放牧

中度放牧

重度放牧

高度平均值

(cm)

第2年

25.77

17.55

16.62

13.72

第3年

22.52

18.89

18.76

16.65

多度平均值

(个/㎡)

第2年

399.33

366.33

479.67

312.33

第3年

398.00

351.00

508.17

339.50

盖度平均值

(%)

第2年

60.83

68.33

51.67

49.17

第3年

62.50

70.83

53.33

47.50

植物的总

物种数

第2年

33

34

36

31

第3年

37

36

41

28


注:多度代表物种个体数目的多少;盖度指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的面积占地面的比率。
①样地内某种植物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____________
②科研人员发现,样地内禾本科植株高度最高、莎草科次之、菊科最矮。随放牧强度增加,牧草平均高度降低,推测牲畜最可能优先采食______科的牧草。与禁牧组相比,轻度放牧组牧草____________(选填下列字母),轻度放牧组出现盖度变化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a.多度升高、盖度下降       b.多度下降、盖度升高
(3)在____________放牧条件下,植物的总物种数达到最高,可能的原因是受采食影响,植物的高度和盖度降低,使地表环境中____________(答出两点)等非生物因素发生改变,有利于其他植物的生长
2022-12-09更新 | 164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农村为打造农业生态村,因地制宜建立了如下图所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建立该生态系统主要运用的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_____(写出3个)。
(2)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_____ 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
(3)蚕沙中所含的能量主要属于第_____   营养级。
(4)鱼等水生生物的排泄物及未被利用的有机物和底泥,其中一部分经过_____作用后可作为肥料,返回桑基,培育桑树。池塘养鱼时,通常采用多鱼种混合放养模式(上层为食浮游生物的鳙鱼,中层为食草的草鱼,下层为杂食性的鲫鱼等),从群落结构分析,这种养殖模式充分利用了生态系统的_____
2020-10-14更新 | 101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生态工程。下图是我省黄河流域伏牛山区某地“退耕还林”过程中的群落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过程为群落演替,群落演替是指________________。图中群落的演替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2)在阔叶林阶段,调查杂木林中栎树种群的密度可采用____________法,调查还可以知道栎树在该地区乔木中占有优势,这属于__________(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水平的研究范畴。
(3)弃耕地恢复为阔叶林的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逐渐增大,丰富度是指____________。阔叶林群落具有明显的__________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提高群落利用___________等资源的能力。
(4)某种动物新迁入该地,由于气候适宜、食物和空间充裕、又缺乏天敌,一段时间内该动物种群增长呈现__________型曲线,若第一年种群数量为20,增长率为200%,则第三年其数量为:___________
2022-03-25更新 | 1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