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1 题号:19808208
某研究小组调查发现某小型湖泊中的绿藻、蓝细菌是露斯塔野鲮鱼和罗氏沼虾的食物,罗氏沼虾又是露斯塔野鲮鱼的食物。下图表示露斯塔野鲮鱼在10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调查露斯塔野鲮鱼的种群密度时,可以先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第一次捕获的数量、以及______的比例就可估算出种群密度。若标记物脱落,则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图中a-e五个点中,前8年种群数量最多的是______点。
(3)在培养藻类时需每天定时对藻细胞进行取样计数,估算培养液中藻细胞的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称为______。若吸取藻细胞样液1mL并稀释10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由400个小格组成)计数,下图表示藻细胞的分布情况,若以该中方格的藻细胞数代表整个计数室每个中方格藻细胞数的平均值,则1L培养液中藻细胞的总数为______个。
   
(4)经过长期协同进化,露斯塔野鲮鱼(甲)与绿藻(乙)的种群数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请利用循环因果关系解释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如图,实线表示某池塘生态系统中鲫鱼的增长率(增长率=出生率一死亡率)随种群密度的变化关系,Ⅰ、Ⅱ、Ⅲ、Ⅳ分别表示不同捕捞强度(如在规定时间内出船次数和撒网次数)下的捕获量随种群密度的变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该池塘中鲫鱼的种群密度常采用__________法。
(2)在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时捕捞鲫鱼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可以得到最大持续产量的是__________所示的捕捞强度。在__________所示的捕捞强度下,种群数量有迅速减小的趋势。
(3)该池塘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含有的总能量____(填“是”或“不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池塘中水生植物的颜色为鲫鱼等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说明信息能够_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019-09-11更新 | 12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黄河口湿地地处渤海与莱州湾的交汇处,因黄河改道而成。将该湿地由近水边到陆地可分为光滩区、近水缓冲区、核心区等区域,近水缓冲区与核心区独特的生物资源,成就了黄河口湿地的科学考察、鸟类研究等多种功能。请分析回答:
(1)黄河口湿地的形成过程属于_____演替,区别核心区和近水缓冲区这两个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这些区域的不同体现了湿地群落具有_____结构。
(2)黄河口湿地有一望无际的芦苇湿地景观,核心区还分布有刺槐、柽柳等,影响湿地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描述芦苇数量变化时建立的数学模型应该是_____型曲线。
(3)黄河口湿地被喻为鸟类的“国际机场”,影响该湿地鸟类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包括__________。若要调查当地柽柳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_法。
2021-02-25更新 | 108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草原的退化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重大资源和环境问题之一,对草原资源和生态的保护成为人类的重大挑战。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来说,与草原相比,松树林中动物分层现象较为________(填“简单”或“复杂”),原因是______
(2)调查草原田鼠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东北某草原的研究表明,在连续多年的高强度放牧压力下,以羊草、克氏针茅为主的典型草原可退化演替为冷蒿草原。科研人员利用不同浓度的冷蒿茎叶水浸提液处理羊草草原中的3种禾本科植物(羊草、克氏针茅和糙隐子草)幼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在过度放牧的条件下,冷蒿可能通过___________来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发育,成为优势物种;___________成为冷蒿的主要伴生物种。

(4)因继续重牧或过牧,冷蒿草原将难以维系,已出现局部沙地,该沙地的优势种是耐风沙与干旱的灌木,而不是草本或乔木。一般这类灌木的根茎干重比大于乔木,请尝试解释其适应性较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实行适度放牧、以草定畜、推行季节放牧以减轻草场压力是修复草原生态系统的关键策略之一,该策略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原理。
2022-07-16更新 | 28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