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 生态系统的功能 >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 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1 题号:20042045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在保护生态环境、调节碳循环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图1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示意图(“→”表示水流方向),图2为生物圈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示意图。
      
(1)流经图1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_____,湿地床栽种有一定净化污水能力的本地湿地植物,体现了生态工程建设的_________原理。
(2)请归纳湿地植物能够净化水质的原因_____(答出2项即可)。
(3)"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CO₂排放总量,实现相对“零排放”,要达到“碳中和”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参与,主要原因是______。达到“碳中和”时,图2中生产者吸收的CO₂总量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消费者和分解者释放的CO₂总量,理由是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如图,图甲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图乙表示能量流经W种群所处营养级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能构成群落的是__________。若某地区因环境污染造成E中出现部分白化苗,对F、D数量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的a、b表示的含义分别为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图乙中,能量被W摄入量为m,其粪便量中能量为n,c中的能量为e,b的能量为f,则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最多是____________
(3)图丙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______ _________。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Ⅳ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Ⅲ,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4-27更新 | 123次组卷
【推荐2】研究者设计了海水生态养殖模式,通过立体养殖、自动投饵、精准调控等措施打造“海洋牧场”。下图1是该“海洋牧场”部分构造图,图2是能量流动的部分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牡蛎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_
(2)由图1可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
(3)图2中,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___________kJ/(m2•a),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4)该“海洋牧场”能有效提高经济效益,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设计分层养殖的意义是___________;设计利用残饵、粪便中的能量,实现了___________
2024-04-28更新 | 103次组卷
【推荐3】在泥沙底质海域人为构筑的“礁体”能够提高海底生境的复杂度,为鱼类及底栖生物营造良好的栖息繁育场所,促进生物的聚集和多样性的提高,是当前改善近海海域生态环境、实现渔业资源修复的有效手段之一。
(1)比较人工鱼礁和自然岩礁群落的不同,需要比较两者的_______;同时,还需要研究两个不同群落的________,因为其生活习性及生境选择对于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内部环境起决定性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他物种的生存和生长。
(2)研究者设计了“海洋牧场”海水生态养殖模式,即在上层挂绳养殖海带等藻类,在中层挂笼养殖牡蛎等滤食性贝类,在底层设置人工鱼礁,养殖海参等底栖杂食动物。下图甲是该“海洋牧场”部分构造和物质循环关系图。分析回答:

①“海洋牧场”养殖模式将残余饵料、粪便等废弃物合理地进行了应用,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原理。
②若研究牡蛎的生态位,通常需要研究的因素有_______(至少答出2点)。该“海洋牧场”海水生态养殖模式需要不断进行物质投入,从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
③该生态系统部分生物的能量流动过程如上图乙所示(a~d表示能量值)。乙图中a值代表的能量来自于甲图中的____,牡蛎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值是_______
2024-05-04更新 | 2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