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细胞膜和细胞壁 > 生物膜系统 > 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题型:非选择题-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2 题号:20530156
1970年,L. David Frye和Michael Edidin两位科学家进行了人、鼠细胞融合实验。他们用红色和绿色荧光素标记的抗体分别标记人、鼠细胞的膜蛋白,在细胞融合剂的诱导下两种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开始时,一半膜发红色荧光,另一半膜发绿色荧光。如果两个细胞在37℃下融合,40分钟后,就形成了两种颜色的荧光点均匀分布的嵌合体。实验过程示意图如下,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该实验结果可以说明细胞膜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
(2)如果在0℃下融合,40分钟后,形成的仍然是一半膜发红色荧光,另一半膜发绿色荧光的嵌合体,这说明___________
(3)有同学认为,温度也能影响水分通过细胞膜的速率。准备使用猪红细胞、蒸馏水、生理盐水、显微镜等器材为实验材料对此观点进行探究。请你为该同学提出两个可操作的实验因变量检测指标。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人的红细胞是两面凹的平扁盘状,红细胞中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由4条多肽链组成,其中2条α链各有141个氨基酸,另2条β链各有146个氨基酸),能携带O2哺乳动物的成熟的红细胞都没有细胞核,但红细胞发育早期是有核的,以后细胞中血红蛋白分子迅速增加,达到红细胞干重的90%,细胞核以及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和核糖体等从细胞中排除出去,红细胞变成一个富含血红蛋白的无核细胞而进入到血液循环中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_________
(2)由氨基酸相互结合形成肽链,形成的肽键数是_______,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_,至少有____个游离的氨基。
(3)若把人的红细胞置于蒸馏水中,使其_______,经离心后,可得到沉淀的细胞膜。用丙酮提取出红细胞膜上的磷脂,并将它在空气和水的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发现这个单分子层的面积相当于原来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据此得出_____的推论。
(4)下图中,哪项可正确反映磷脂分子在空气和水的界面上的分布情况?(  )
A.B.
C.D.
2023-12-05更新 | 80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图甲是某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乙为此细胞相关生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为研究细胞的各种组成成分和功能,需将细胞器分离。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2)若图甲是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则图中不该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
(3)图甲中属于生物膜系统且在细胞中分布最广泛的是[  ]__________
(4)比较11中内、外膜的蛋白质的含量,可发现内膜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外膜,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用丙酮从该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的单分子层面积是否大于细胞表面积的2倍及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较强光照条件下,图乙中B产生的CO2主要去向是图中的途径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2022-01-03更新 | 90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用不同的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分别与人细胞和小鼠细胞的细胞膜上的一种蛋白质结合,使两类细胞分别产生绿色和红色荧光。当这两种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时,开始一半呈绿色,一半呈红色。但在37℃下保温0.5h后,两种颜色的荧光点就呈均匀分布。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融合细胞表面两类荧光染料分布的动态变化,表明了组成细胞膜的___________分子是可以运动的,这表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___________。为使人、鼠细胞膜融合在一起,必须除去细胞膜表面起___________作用的糖蛋白。
(2)如果该融合实验在20℃条件下进行,则两种荧光点均匀分布的时间将大大延长,这说明_______________。若在0℃下培养40min,则发现细胞仍然保持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
2021-01-23更新 | 1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