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群落 > 群落的结构 > 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3010 题号:205611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有研究发现,在某滨海湿地,互花米草入侵5年后,导致耐高盐的碱蓬大面积萎缩而芦苇扩张,这种变化的关键驱动因素是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长距离相互作用”(由非生物物质等介导),如图1所示。
假设有3种植食性昆虫分别以芦苇、碱蓬和互花米草为主要食物,昆虫数量变化能够反映所食植物种群数量变化。互花米草入侵后3种植食性昆虫数量变化如图2所示。

(1)据材料分析,本研究中介导“长距离相互作用”的非生物物质是_____
(2)图2中,若昆虫①以互花米草为食,则昆虫③以_____ 为食;互花米草入侵5年后,昆虫②数量持续降低,直接原因是_____
(3)物种之间的关系可随环境变化表现为正相互作用(对一方有利,另一方无影响或对双方有利)或负相互作用(如:竞争)。1~N年,芦苇和互花米草种间关系的变化是_____
(4)互花米草入侵5年后,该湿地生态系统极有可能发生的变化有_____(多选)。
A.互花米草向内陆和海洋两方向扩展
B.群落内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并趋于稳定
C.群落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均更加复杂
D.为某些非本地昆虫提供生态位
E.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下降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推荐1】我国古代就已发展出“桑基鱼塘”生产方式:用桑叶喂蚕,蚕沙(蚕粪)养鱼鱼塘泥肥桑,在桑、蚕鱼之间形成良性循环。请回答:
(1)流经鱼塘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鱼塘泥可肥桑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桑基鱼塘中不同种类的鱼生活在不同水层,这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体现了群落的结构。
(3)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桑基鱼塘比单纯养鱼或种桑养蚕的生产方式好,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020-06-09更新 | 114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推荐2】科研人员对某弃耕农田群落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和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年

1

5

15

25

40

草本层/种

28

27

26

30

34

灌木层/种

0

3

4

12

19

乔木层/种

0

0

0

14

23

总计/种

28

30

30

56

76


(1)与光裸岩地上进行的群落演替相比,弃耕农田上进行的群落演替速度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年群落的丰富度比较低,丰富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第5~25年,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发生取代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40年时形成的群落结构显著提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
(3)该小组在对乔木进行调查时,采用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2-12更新 | 13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推荐3】洞庭湖湿地具有蓄水调洪、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湖区内物种资源丰富,其中白鳍豚、胭脂鱼、东方白鹳等都是国家级保护动物。近些年,由于泥沙淤积和人工围垦,湖区湿地的面积急剧减少,生态功能遭到严重破坏。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洞庭湖水体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有利于______________
(2)欧美黑杨根系发达、生长快且适应性强,被引入洞庭湖区成林后造成该湖区湿地的植被群落衰退、生物多样性下降,出现物种单一的“绿色荒漠”景象,导致该湿地生态系统向陆地生态系统演替,此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____。入侵物种往往会对本土物种造成危害,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枯水期和汛期水位的改变及生态链的破坏,导致鼠的环境容纳量增大、鼠患严重。环境容纳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较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_____能力。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决定该能力大小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2018-03-14更新 | 3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