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代谢 > 光合作用 > 捕获光能的色素与结构 > 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含量及功能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37 题号:20567921
下图是发生在番茄叶肉细胞内的光反应机制,其中PSⅠ和PSⅡ表示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提取番茄叶肉细胞中的光合色素时,一般需要加入____________,以防止色素被破坏。用纸层析法进行色素分离时,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快的色素主要吸收的光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以上信息,上图中的生物膜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的结构_____________(选填“光系统Ⅰ”或“光系统Ⅱ”,1分)将水光解成O2、H+和e-,光照的驱动还伴随着电子的传递对H+进行运输,从而造成膜内外的H+产生了浓度差。请结合图示信息分析,跨膜的H+浓度差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后,光能转变为_____________中活跃的化学能。若空气中的CO2浓度降低,短时间内NADPH和ATP的含量将___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青蒿素是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等人从中国古代典籍中获得灵感而从青蒿中提取出的药物,它在治疗疟疾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因此被称作“中国神药”,屠呦呦也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一)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机制是通过破坏疟原虫的生物膜系统和核内的染色质来影响其生理功能。请结合下图所示的疟原虫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动物,它能使人患疟疾,引起周期性高热、寒战和出汗退热等临床症状,严重时致人死亡。从细胞结构分析,疟原虫属于_______生物(原核/真核),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2)青蒿素不能破坏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
A.①B.④C.⑥D.⑦

(二)如图表示青蒿叶肉细胞中发生的某些生理过程,其中A、B、C、D、E、F、G、H、K表示物质,①-②表示生理过程。

(3)图中字母A表示_______,D表示_______,H表示_______
(4)阶段II的能量变化可以描述为___________
(5)阶段II包括①、②两个关键步骤,①通常称为___________
(6)图中的色素能从水中夺取e,对它的描述正确的是(       
A.呈黄绿色,吸收红橙光和蓝紫光B.呈黄绿色,只吸收蓝紫光
C.呈蓝绿色,吸收红橙光和蓝紫光D.呈蓝绿色,只吸收蓝紫光
(7)在叶绿体中,NADPH和ADP的运动方向是(       
A.NADPH和ADP同时由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
B.NADPH和ADP同时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运动
C.NADPH由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ADP的运动方向正好相反
D.ADP由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NADPH的运动方向正好相反

(三)如图表示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测得的青蒿植株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8)b点时,青蒿植株的叶肉细胞的生理状态可用下面哪副图表示(       
A.B.
C.D.
(9)c点时,再提高光照强度,光合速率不再提高,说明c点时的光照强度是青蒿植物的_______。此时,限制青蒿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
(四)如图表示在晴朗夏季,大田种植的青蒿植株在一天内吸收二氧化碳速率的变化情况。据图分析:

(10)图中,如果土壤中长期缺乏Mg2+,则图甲中J点向_______(“上”或“下”)移动。
(11)图中C点代表上午11:00,E点代表中午13:00。CE时间段中,该植物吸收的CO2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
2022-05-04更新 | 191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推荐2】下图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的变化,I和Ⅱ分别代表不同的过程,①~④代表代谢产物,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I为光合作用的____阶段,场所为____,其中产生的NADPH的作用是____
(2)叶绿体中吸收光能的色素有4种,它们可以归为叶绿素和____两大类,其中叶绿素主要吸收____
(3)若突然降低光照强度,则短时间内④的含量将会____(增加、减少或不变)。
(4)我国新疆地区,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那里出产的哈密瓜往往特别甜,这是因为____
2024-02-06更新 | 69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推荐3】“焦边”是由缺钾所引起的植物叶片边缘出现枯黄色的现象。某同学欲探究钾对植物生长情况的影响,配制了两种培养液进行实验,培养液主要成分的配方如下表所示。

组别

培养液类型

培养液所含主要成分的质量浓度/(mg·L⁻¹)

KNO₃

CaCl₂·2H₂O

MgSO₄·7H₂O

(NH₄)₂SO₄

A组

完全培养液

25000

150

250

134

B组

缺素培养液

0

150

250

134

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生长所需的镁元素以Mg2+的形式由根系从培养液中吸收,进入细胞中的Mg2+主要参与合成的物质分布在_____上,进行光合作用时其主要吸收______,秋季由于 ____________   等(答出两点即可)原因,该物质逐渐降解, ________ 的颜色便显现出来,叶片变黄。
(2)在配制培养液时,培养液的浓度不能过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3)该实验在设计上存在的问题是_____
2023-06-10更新 | 8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