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遗传的基本规律综合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4 引用次数:509 题号:20615104
某家系甲病和乙病的系谱图如图所示。已知两病独立遗传,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基因不位于Y染色体。甲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2500。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病
B.乙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或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C.若乙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Ⅲ3与表型正常男子结婚,所生子女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2/459
D.若需判断乙病遗传方式,可选择用乙病的正常基因和致病基因设计的探针与I2、Ⅱ3个体进行核酸杂交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某科学兴趣小组偶然发现一突变雄果蝇,突变性状是由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为了进一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中的位置,设计了杂交实验方案:利用该突变果蝇与多只野生雌果蝇杂交,观察并记录子代雌雄果蝇中表现型及比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突变基因为隐性,如果位于Y染色体上,则子代雄性全为突变性状,雌性全为野生性状
B.突变基因为显性,如果位于X染色体上,则子代雄性全为野生性状,雌性全为突变性状
C.突变基因为显性,如果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则子代雌、雄性全为野生性状
D.突变基因为显性,如果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子代雌、雄性各有一半野生性状
2020-04-23更新 | 414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苯丙酮尿症是由PH基因编码的苯丙氨酸羟化酶异常引起的一种遗传病。已知人群中染色体上PH基因两侧限制酶MspⅠ酶切位点的分布存在两种形式(图1)。一对夫妻婚后生育了一个患有苯丙酮尿症的孩子,②号个体再次怀孕(图2)。为确定胎儿是否正常,需要进行产前诊断,提取该家庭所有成员的DNA经MspⅠ酶切后进行电泳分离,并利用荧光标记的PH基因片段与酶切片段杂交,得到DNA条带分布情况如下图3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号个体23Kb的DNA条带中一定含有正常PH基因
B.②号个体19Kb的DNA条带中一定含有正常PH基因
C.④号个体为PH基因杂合体的概率为1/3
D.推测④号个体一定不是苯丙酮尿症患者
2022-05-01更新 | 1003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在某严格自花传粉的二倍体植物中,野生型植株的基因型均为AA(无A基因的植株表现为矮化植株)。现发现甲、乙两株矮化突变体植株的相关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矮化程度与a基因的数量呈正相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突变体植株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一个四分体最多含有4个a基因
B.若各类型配子和植株均能成活,则乙突变体植株自交后代中存在两种矮化植株
C.甲突变体植株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其自交后代只有一种矮化植株
D.乙突变体植株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在甲突变体植株的基础上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2019-08-12更新 | 289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