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分子基础 > 人类探索遗传物质的历程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0 题号:20742966
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保温、搅拌和离心等环节操作不当会造成较大的实验误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保温时的温度过高或过低不会影响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B.将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后应先充分搅拌再短暂保温
C.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让较轻的T2噬菌体蛋白质外壳进入上清液
D.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若培养时间不当会造成上清液的放射性异常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1】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       
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
B.去掉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
C.设法分别研究DNA和蛋白质各自的效应
D.应用同位素标记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
2024-05-22更新 | 38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2】下列对相关实验的原理、操作或结果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纸层析法分离光合色素时,不同色素的相对含量决定了其在滤纸条上的分布位置
B.从密封的酵母菌培养液中取部分样液,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振荡后溶液颜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
C.在研磨植物绿色叶片过程中添加无水乙醇是为了溶解色素
D.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分别用35S和32P标记大肠杆菌,再用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然后将35S或32P标记的T2噬菌体分别与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
2024-05-16更新 | 41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在探索生物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C、H、O、N、P、S
B.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
C.T2噬菌体可在病毒颗粒内合成RNA和蛋白质
D.烟草花叶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
2022-08-31更新 | 8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