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稳态与调节 > 神经调节 >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 反射与反射弧
题型:非选择题-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3 题号:20947807
适量的甜食可以缓解压力、愉悦心情,但长期摄入过量的甜食容易造成营养不良,增加患心脏病、糖尿病等的风险。哺乳动物感知味觉、调节摄食相关机制的过程如图1所示。科学家们给实验小鼠分别喂养甜味剂(K)、苦味剂(Q)、以及两者的混合物,然后测定小鼠在5秒钟内的舔食次数,以反映小鼠对“甜”和“苦”的感觉。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和图2分析,哺乳动物摄入甜食时,特定的物质分子会刺激的是口腔中的感受器________(填“A”或“B”或“A和B”),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传入神经传至大脑皮层中的_____________区产生甜觉。
(2)哺乳动物在摄入苦味和甜味混合食物时通常只能感受到苦而不是甜,据图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甜食会引起多巴胺的释放,长期摄入甜食会成瘾。为探究甜食成瘾的原因,科研人员取生理状态相同且良好的小鼠若干,随机均分甲、乙、丙三组,进行周期为7天的适应性培养,完善实验处理。
甲组:每天用适量且适宜浓度的糖水进行灌胃处理,持续7天。换用适量的生理盐水进行灌胃处理,再持续7天。乙组:每天用适量且适宜浓度的糖水进行灌胃处理,持续7天。__________,再持续7天。丙组:____________,持续14天。
然后检测相关突触间隙中多巴胺的数量,突触后膜上多巴胺受体数量,结果如下表。(注:“-”表示正常值,“↑”表示相对正常值增加,“↓”表示相对正常值减少,箭头数量表示程度。)

组别                  检测指标

多巴胺数量

受体数量

-

↓↓

-

-

试推测甜食成瘾的机理: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用橡皮锤轻轻敲击股四头肌的肌梭,神经末梢会发生神经冲动,从面导致伸肌收缩、屈肌舒张,完成膝跳反射,反射弧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注:“﹢”表示兴奋,“﹣”表示抑制。
(1)该反射需要___________个神经元参与,该反射属于________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效应器是___________
(2)利用微电极刺激A点,刺激后膜外电位变为__________电位,导致神经元产生_____(填“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于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使_________________离子内流。
(3)刺激B点引起伸肌收缩,__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同样的刺激引起伸肌和屈肌不同的反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10-16更新 | 138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随着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如何让广大市民充分享用冬奥遗产,张家口赛区表示将实现四季运营,根据场馆各自特点,在赛事运行与面向大众方面兼顾,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青少年冰雪运动普及,组织滑雪表演、大众滑雪等活动,拓宽滑雪项目受众面,营造“懂滑雪、会滑雪、爱滑雪”全民参与的氛围。
(1)人们在滑雪过程中,与甲状腺激素分泌有关的调节机制包括_____________(填两种机制),该机制也适用于体内性激素的分泌过程。滑雪结束后人们汗液分泌增多,此过程中的效应器是_____________
(2)北京冬奥会出现首例兴奋剂检测结果异常案例。正常情况下,兴奋性神经递质(多巴胺)作用后被突触前膜上的转运蛋白从突触间隙回收。但吸食兴奋剂可卡因,会使转运蛋白不能回收多巴胺,导致大脑皮层处于持续兴奋状态,推测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人的情绪是由激发情绪的刺激传到大脑的情绪中枢后而产生的。5-羟色胺是使人产生愉悦情绪的神经递质,其介导的信号传递过程如下图所示。

据图分析,当神经冲动到达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时,膜上的_____________通道打开,使离子内流,引起突触小泡的_____________与突触前膜蛋白簇结合,5-羟色胺以_____________的方式释放。释放到突触间隙的5-羟色胺与_____________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的Na+内流,实现了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
2022-10-26更新 | 104次组卷
【推荐3】排尿调节与障碍:图1为健康人体排尿反射示意图,图中,a、b、c、d为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组成,脑桥具有协调排尿过程的作用。

(1)图1中,健康人发生排尿反射时,产生兴奋的传出神经是_______(填图中字母),d神经纤维的膜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
婴儿只要膀胱内尿液容量达到一定阈值,排尿反射就不可抑制的发生;成人可以使排尿成为一个有意识的活动。
(2)比较婴儿和成人的排尿中枢和反射类型。婴儿______,成人:______。(编号选填)①大脑皮层       ②脑桥       ③骶髓       ④非条件反射       ⑤条件反射
(3)某患者因受伤出现了想尿尿不出的尿潴留症状。该受损处不可能是      。(单选)
A.大脑皮层B.脑桥C.c神经D.d神经

健康人体的排尿量还受抗利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多因素影响的体液调节。图2为抗利尿激素(ADH)的调节作用示意图。

(4)在健康人的肾脏中,存在抗利尿激素的有______。(编号选填)
①尿液       ②血浆       ③组织液       ④细胞内液
(5)ADH从合成部位向垂体移动的过程中,可以刺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说明ADH具有        样功能。(单选)
A.促肾上腺素B.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肾上腺皮质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6)关于图2中ADH的作用机理分析合理的有      。(多选)
A.ADH可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能量代谢
B.ADH可同时促进多种AQP蛋白的合成
C.ADH作用下可加快水分子主动运输速率
D.ADH促进肾小管的重吸收具有特异性

尿崩症是由于某种病变引起尿液浓缩障碍,患者出现持续性排出低渗性尿液的多尿状态。
(7)获得性尿崩症常常因某些器官损伤或病变而引起,以下病变结构可能会引发尿崩症的有__________。(编号选填)①渗透压感受器       ②下丘脑-垂体神经束       ③脊髓
(8)较多受伤引起的尿崩症具有暂时性特征,与受伤部位发生炎症反应引起局部水肿发生和消退的过程有关。炎症反应特点是        。(多选)
A.属于免疫的第二道防线B.主要由吞噬细胞识别、吞噬病原体
C.属于特异性免疫D.“水肿”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关

某9岁男孩因疑似尿崩症收治住院,经临床分析诊断为一种遗传性肾性尿崩症(HNDI),与图2 AVPR2(基因定位于X染色体)或AQP2(基因定位于12染色体)异常有关。图3为该男孩(即图中先证者)家族遗传系谱图,先证者的父母基因组成有差异。

(9)临床分析并获得图3家族遗传系谱图,需要对患者家庭成员进行      。(多选)
A.病情诊断B.收集家族遗传病史C.基因检测D.产前诊断
(10)该先证者的致病原因、致病基因来源及遗传方式依次是______。(编号选填)
①AVPR2基因突变       ②AQP2基因突变       ③父亲       ④母亲       ⑤显性       ⑥隐性
2024-01-12更新 | 2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