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1 题号:21026281
“退耕还林”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措施之一。如图是科研人员对某地不同退耕年限植物群落的物种数目变化的调查结果,请分析作答:
   
(1)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________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在演替过程中,草本植物和灌木没有消失,仅表现为优势上被取代,相较于草本植物和灌木,乔木占据优势的原因是________
(3)若要研究某种动物甲的生态位,通常需要研究的因素有________(填序号)。
①甲的栖息地   ②甲的食物   ③甲的天敌   ④甲的竞争者
(4)在退耕还林实践中,人们发现种植一些灌木和乔木并加以保护,群落的丰富度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将会提前,从群落演替的角度来看,说明人类活动________
(5)若干年后发现该群落出现了分布比较均匀的山毛榉种群,调查该物种种群密度时,采取如下操作:①选择山毛榉分布比较均匀、长5千米、宽1千米的长方形地块;②将该地块分成三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样方;③样方为边长5米的正方形;④每个样方内山毛榉的数量记录如下:

样方

第一样方

第二样方

第三样方

个体数

3

5

4

①根据该同学的调查,该原始森林中山毛榉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株/m2
②该调查结果并不可靠的原因是________(至少答两点)。

相似题推荐

【推荐1】海獭是一种海洋哺乳动物,鳗草是一种生长在浅海的高等植物。海獭经常在鳗草丛中挖掘动物,从而在鳗草丛中留下裸露的斑块(“觅食坑”),但一段时间后这些“觅食坑”又可被鳗草重新覆盖。为探究海獭的行为对鳗草的影响,研究人员在加拿大西海岸9个观察点针对鳗草的基因丰富度和基因型多样性展开调查,如图1所示。

   

(1)研究人员调查海獭的种群密度,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
A.样方法B.标志重捕法C.描述法D.显微镜观察

(2)由于海上毛皮贸易,加拿大西海岸的海獭于20世纪初灭绝,随后于1969至1972年间被重新引入。重引入后该地区海獭的种群增长最终呈__________。(“J”型增长/“S”型增长)
(3)海獭是杂食性动物,其食物中有1/5来自水生植物,2/5来自小型肉食动物,2/5来自植食性动物,假如能量传递效率为10%,那么海獭每增加1千克体重,总共需消耗植物约____________千克。
(4)鳗草丛中的“觅食坑”一段时间后又被鳗草覆盖,该现象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_。由于海底鳗草区域物种种类较少,因此该区域生态系统表现为____________(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较弱。
(5)鳗草丛中的硅藻等单细胞藻类与鳗草的生长高度相关,因而研究人员借助血细胞计数板估算硅藻的种群密度。计数时某一显微镜视野如图2所示,则该视野中的硅藻细胞数量应记录为_____________个。

   

(6)试根据题干信息及图1判断,下列推测合理的是______。
A.海獭与鳗草之间的信息传递呈单向性
B.九个观察点的选择遵循随机取样原则
C.海獭行为丰富了鳗草的遗传多样性
D.海獭行为改变了鳗草生长区的生境
2024-03-27更新 | 106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科研人员调查了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为森林的保护和抚育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他们在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地段对种群密度、物种组成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鹅耳枥是我国特有的濒危植物,为调查鹅耳枥的种群密度,研究人员选取了10m×10m的20个样方,并记录数据。调查鹅耳枥种群密度时使用了____法,选取样方应遵循____的原则。
(2)在获得种群密度数据的同时,研究者还对每株鹅耳枥的高度进行了测量,并按高度划分为图1所示的多个树高级,树高级越大,植株越高。鹅耳枥的生长主要体现为植株高度(茎高)增加,因而图1数据主要反映了鹅耳枥种群特征中的____,树高级为Ⅵ级以上的高大类型树木较少,说明____,而且Ⅰ级树木几乎没有,说明鹅耳枥仍然需要进行自然保护。

(3)物种多样性指数可用来衡量群落内种类多样性的程度,是用来判断群落或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指标,物种多样性指数是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指数的综合指标。图2为鹅耳枥所在生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是指____。乔木层分布在森林群落的最上层,灌木和草本分布于中下层,这种空间分布模式属于群落的____;根据图2可知,群落中乔木层植物物种数____
2024-04-03更新 | 151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热带雨林具有物种丰富、结构复杂、群落空间结构分层明显等特点。回答下列问题。
(1)热带雨林植物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与环境因素_________有关;动物也有类似的分层现象,这是因为___________
(2)由于受到高温、雨水影响,热带雨林经常遭受各种害虫的危害。如果调查热带雨林中蛾类等趋光性害虫的种群密度,可以用_______法。如果研究热带雨林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对个体较大,数量有限的物种,常采用_______法进行统计。
(3)叶片的大小、形状等直接影响群落的结构与功能。生态学家构建的叶片大小与光照、水分的关系模型如图所示。请根据该图分析:

①热带雨林草本层的阔叶草本叶片大小与图中的第_________号相似,理由是____________
②调查发现,热带旱生林的植物叶片较小,类似图中的3号,理由是____________
2020-05-29更新 | 10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