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技术与工程 > 基因工程 > 基因工程综合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48 题号:21056678
玉米是人类粮食和畜牧饲料的重要来源,普通玉米缺乏人体及单胃动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赖氨酸。科研工作者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马铃薯中已知序列的高赖氨酸蛋白基因(SBgLR)转入玉米细胞获得高赖氨酸玉米新品种。具体操作流程如图所示,其中强启动子能驱动基因的持续转录。
   
回答下列问题:
(1)获取马铃薯高赖氨酸蛋白基因时,取马铃薯叶片,加入DNA提取液研磨,提取液中含有的_____可以防止DNA被水解。获取的目的DNA通过_____扩增SBgLR基因,扩增产物通过电泳进行分离后,可割下_____回收扩增的SBgLR基因。
(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应选用的限制酶是_____。图中目的基因上的强启动子是_____(填“DNA聚合酶"或“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Ti质粒中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是一种标记基因,其作用是_____
(3)将重组的质粒导入经过_____处理的农杆菌,利用农杆菌侵染可将SBgLR基因送到玉米细胞中,原因是_____
(4)筛选转化的玉米细胞时,需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若加入的该抗生素浓度_____(填“过高”或“过低”)时,常会出现很多假阳性植株,因此在转基因前需要对受体进行抗生素_____检测。
(5)愈伤组织到幼苗的过程属于_____,该过程需要加入的激素有_____,另外该过程还需要光照,其作用是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一)现科研人员研究利用玉米秸秆作为廉价的糖源转化生产燃料酒精,不仅可以缓解能源危机、减少环境污染,而且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保障,具体的工艺流程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木质纤维素组成成分复杂、结构稳定,生物降解时难以迅速进行,常用酸或碱预处理,目的是打断纤维素内部的化学键,降低聚合度,易被_______水解。
(2)将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进行_______灭菌,冷却后接种一定浓度的里斯木霉菌悬液,24h 就能产生大量的葡萄糖,葡萄糖与蒽酮试剂能产生颜色,为了检测秸秆水解效果,可采用光电比色法测定糖液中的葡萄糖含量,之前制作_______的标准曲线(填写坐标),使用的比色杯若光面玻璃不干净,将导致测量的数据_______(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推测加入里氏木霉菌悬液的用途是_______
(3)发酵过程接种休哈塔酵母,该微生物在_______的发酵液中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该环境而抑制。
(4)酿酒的残渣堆积会积累醋杆菌,可从中筛选优良菌株。可采用_______方法将混合菌液接种到加有碳酸钙粉末的固体培养基中,加入碳酸钙可以筛选菌株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
(二)转基因技术可以使重组生物增加人们所期望的新性状,培育出新品种,下图是基因工程操作流程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5)获取序列未知的目的基因,常用的方法是从______中提取,①过程中常用的酶有______
(6)若要通过工程菌获得人类胰岛素,②过程中常用氯化钙处理大肠杆菌,其目的是______。为了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表达出胰岛素,需要采用的方法有______
(7)在培育转基因抗冻蕃茄时,将离体蕃茄叶组织经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通过______培养得到单细胞,将外源基因导入其中并培育形成抗冻蕃茄植株,过程④中用到的植物细胞工程技术是______
(8)若要培育能生产彩色羊毛的转基因羊,则需将转基因的受体细胞培养到早期胚胎后,再通过______过程形成转基因羊。
2021-08-31更新 | 293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家蚕细胞具有高效表达外源基因的能力。将人干扰素基因导入家蚕细胞并大规模培养,可提取干扰素用于制药。
(1)进行转基因操作前,需用__________________酶短时处理幼蚕组织,以便获得单个细胞作为受体细胞。
(2)若需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外源基因,通常采用________技术。该技术的反应体系的主要成分应包含:引物、模板DN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过程中引物与模板DNA链结合依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完成。
(3)为使干扰素基因在家蚕细胞中高效表达,需要把来自基因文库的干扰素基因片段正确插入表达载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
(4)检测人干扰素基因是否已整合到了家蚕细胞的染色体上,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
(5)利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培养家蚕细胞时,贴壁分裂增殖的细胞会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进而停止分裂增殖。此时,瓶壁上形成的细胞层数是________________
2017-05-04更新 | 171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青蒿素是最有效的抗疟药之一,但野生黄花蒿青蒿素产量低。研究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高产的转基因黄花蒿。回答下列问题:
(1)从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揭示出____________结构,到这种物质能在体外拼接,仅用了20年时间。
(2)青蒿素合成途径存在两种关键酶——紫穗槐二烯合酶和青蒿酸合成酶。研究人员从黄花蒿的cDNA文库中获取了这两种关键酶的基因,在对它们进行PCR扩增时,向反应体系中加入的物质中,除了模板不同,_____________也应不同。
(3) 要使从cDNA 文库中获取的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的表达,需要构建___________,而不能直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原因是获取的目的基因没有其表达所需要的_______________和终止子。要通过蛋白质工程获得活性更高的酶,需根据设计蛋白质的结构推测_______________序列,确定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后再经基因合成或_______________获得所需的基因。
(4)有科学家成功培育出能生产青蒿素的转基因酵母菌。利用转基因酵母菌生产青蒿素的优势主要有_______________
2018-06-30更新 | 2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