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和群落综合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45 题号:21082817
茭白田套养小龙虾(即克氏原螯虾)是青浦练塘一种全新的生态种养模式,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1)茭白叶上有昆虫栖息,根系处有小龙虾和水生生物生活,这种分布体现的群落结构主要为____
小龙虾以田间的杂草、昆虫、水藻、福寿螺等为主要食物,其粪便可为茭白生长提供有机肥料。小龙虾在觅食的同时还可为茭白田松土、搅活水体,更好地促进茭白的生长。
(2)假设小龙虾的食物由30%植物(杂草及水藻)、30%螺和40%昆虫组成,其中昆虫和螺主要以茭白为食,若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5%-20%,则小龙虾增加6kJ的能量,理论上至少需要消耗茭白的能量为____kJ。
(3)小龙虾苗投放到茭白田后,其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
A.当种群数量处于K2时,小龙虾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B.b点后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投放了饵料
C.在捕捞时应控制小龙虾种群数量保持在K2/2左右
D.小龙虾和福寿螺的种间关系为捕食

(4)长绿飞虱是影响茭白生长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采食茭白绿色的叶片,据此分析此信息属于____。(编号选填)
①物理信息   ②化学信息   ③行为信息
(5)为减轻长绿飞虱对茭白的危害,常使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W诱杀长绿飞虱雄性个体以控制其种群数量,从种群特征的角度分析,该防治方法的原理是____
兴趣小组探究了茭白田套养小龙虾对茭白产量、茭白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及水中不同动物种类的影响,得到的结果如表所示。

处理

茭白产量(kg/hm2

土壤有机质含量(%)

浮游动物种类

底栖动物种类

茭白-小龙虾共作模式

4080

2.92

33

7

茭白单作模式

3400

2.76

30

6


(6)结合表2数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
A.茭白-小龙虾共作模式提高了茭白田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B.“有机质→底栖动物→小龙虾”能够实现完整的碳循环
C.采用茭白-小龙虾共作模式,其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D.底栖动物减少、水藻与杂草数量增多,小龙虾的数量可能增多

(7)茭白-小龙虾共作模式不仅实现了茭白、虾共赢,还能调节当地气候、维持土壤肥力,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为____。(编号选填)
①直接价值   ②间接价值   ③潜在价值
(8)将荒地变农田,洼地变虾塘,下列各群落演替与该演替类型不同的是____。
A.草原放牧后的演替
B.海底火山喷发后的演替
C.森林砍伐后的演替
D.村庄荒废后的演替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黄河口湿地位于渤海与莱州湾的交汇处,因黄河改道而成,将该湿地由近水边到陆地可分为光滩区、近水缓冲区、核心区等区域,近水缓冲区与核心区独特的生物资源成就了黄河口湿地的科学考察、鸟类研究等多种功能。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口湿地的形成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_演替,区别核心区和近水缓冲区这两个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这些区域的不同主要体现了湿地群落具有_______________结构。
(2)黄河口湿地被喻为鸟类的“国际机场”,影响该湿地鸟类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在改造光滩区时引入了某种水草,其数量并没有呈指数增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描述其种群密度变化时应建立____________模型。
2018-11-11更新 | 284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为留住“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云南省大理州近年来全面打响洱海保护治理的攻坚战,全力推进环湖截污、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洱海主要水质指标总体向好。
(1)近年洱海水域遭受福寿螺的入侵,因缺乏天敌等因素,福寿螺种群密度不断增大,种群密度是指________,某学习小组准备采用样方法调查洱海水域附近某稻田中福寿螺的种群密度,原因是福寿螺____________________
(2)洱海湿地地处洱海源头,其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它们常常呈镶嵌分布,这主要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区分该群落与其他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______
(3)洱海环湖生态廊道建成后会明显改善当地的气候,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若干年后,该地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均会增加,一-些优势物种更替出现,生态越来越好,这表明了人类活动与群落演替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1-24更新 | 447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生态学家在某草原对一条由植物、田鼠和鼬三个环节组成的食物链进行了能量流动分析。结果如下表(GP表示同化量,NP代表净生产量,R表示呼吸消耗量,单位:卡/顷∙年)。回答下列问题:

食物链环节

GP

NP

R

76×105

6×105

70×105

58.3×106

49.5×106

8.8×106

55.6×103

X

54.3×103


(1)该生态系统中,生态学家未研究的生物成分是____。表中X表示的数值是_____
(2)田鼠到鼬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出现该情况的原因可能为______
(3)由于气候变迁,该地区长期干旱,极端缺水,该群落演替的顶极状态是_______
(4)为监测和预报该生态系统鼠害的发生情况,通常采用______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调查统计发现田鼠繁殖能力很强,为防止田鼠种群密度进一步扩大,除用不育剂等环保型鼠药治理外,还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
2022-04-08更新 | 7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