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70 题号:21145580
在实施“退耕还湿”的湿地生态修复过程中,选择补种污染物净化能力较强的本地水生植物。湿地生态修复后,包括红嘴鸥在内的大量鸟类来此栖息繁衍。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采用______法来调查红嘴鸥的种群密度。
(2)该湿地的多种鸟类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______。这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______的结果。
(3)下图表示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若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为400J(cm2·a),则第一至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
   
(4)在实施“退耕还湿”生态修复过程中,选择补种污染物净化能力较强的本地水生植物,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原理。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如图是草原上某两类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动态曲线,其中r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田鼠的种群密度时常采用__________法,选用此方法的理由是__________。一般情况下,田鼠的寿命只有两年,几乎全年均可繁殖,且种群数量每天可增加1.47%,其属于__________(填“r对策”或“K对策”)生物,这类生物很难消灭,在种群密度极低时也能迅速回升,最终呈“S”型曲线变化。
(2)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__________(填“S”或“X”)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数量水平上,该数量水平被称为_________
(3)野马等珍稀濒危动物,其数量一旦低于X点,就会逐渐走向灭绝,对此可采取的保护措施有:
①保护其栖息环境,包括提供充足的__________资源,控制其天敌的数量等。
②建立__________,以提高该濒危动物的生殖力和幼崽的存活率。
③在两个种群之间建立“生态走廊”,便于两地种群之间进行__________,以保护该濒危动物种群的基因库。
2024-05-21更新 | 6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历史上塞罕坝林场由于过度采伐,土地日渐贫瘠,北方沙漠的风沙可以肆无忌惮地刮入北京。自1962年开始,塞罕坝林场三代建设者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林场由荒原变为林海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_演替,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在确定群落的优势物种时,需要调查物种的种群密度,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为减小调查误差,应该做到___________(答出两点)。
(3)某生物兴趣小组拟前往塞罕坝林场调查某栖息动物的生态位,应该调查它的_____等方面。
(4)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就出现了“间作套种”的农业生产方式,这就是立体农业的雏形。深浅根系农作物搭配种植,合理利用了_______,高矮不同的农作物搭配种植,提高了_______
(5)樟子松在塞罕坝林区广泛分布,其常见病虫害之一为松梢螟。林场建设者在防治松梢螟的问题上,提出了两种方案:方案一是喷洒高效农药;方案二是放养松梢螟的天敌长距茧蜂。请从种间关系角度对上述两种方案进行评价:_________
2022-01-26更新 | 172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沙棘耐干旱、耐贫瘠,被广泛用于沙漠绿化。沙棘引种至沙漠,几年后能成为优势种。科研人员对沙棘种群密度和生物量(某一时刻单位面积内实存生物的有机物量)进行多年调查,结果如下图。请回答:

(1)由图中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___。调查沙棘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_____法。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沙棘种群生物量代表___ 能量。
(2)沙棘林内得不到阳光的个体会死亡,导致杂草丛生,并有灌木树种入侵,这一过程称为____。在这一过程中,生态系统____稳定性不断增强。
(3)6—10年间沙棘种群密度在急剧下降,而生物量在不断增加,生物量不断增加的原因是 ___
2019-06-04更新 | 1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