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群落 > 群落的结构 > 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4 题号:21159721
研究发现,加州新小绥螨在马铃薯野生种与栽培种中均表现出“上一下聚集”行为,即当加州新小绥螨被释放到马铃薯植株上时,它们会迅速“向上聚集”到花中取食花粉;而当马铃薯植株受到二斑叶螨危害时,加州新小绥螨会快速“向下聚集”到叶片上捕食二斑叶螨。深入研究发现,在马铃薯植株未受二斑叶螨危害时,花中释放的众多挥发物对加州新小绥螨有强烈的引诱作用;而叶片在受到二斑叶螨的危害后,会释放大量的虫害诱导挥发物,这些物质对加州新小绥螨的引诱作用更强。回答下列问题:
(1)加州新小绥螨与马铃薯植株的种间关系为_____,请写出由题干中生物构成的最长的食物链:_____
(2)加州新小绥螨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加州新小绥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
(3)要研究加州新小绥螨的生态位,需要研究它的_____(至少答出3点);“上一下聚集”的加州新小绥螨_____(填“能”或“不能”)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理由是_____
(4)马铃薯叶片释放的挥发物属于_____信息,它们的作用体现了信息传递具有_____作用。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真题 名校
【推荐1】某城市河流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入,水质逐渐恶化。经过治理后,河水又恢复了清澈。如图1表示该河流的能量金字塔(甲、乙、丙为3种鱼,丁为1种水鸟,甲不摄食藻类,箭头指示能量流动方向),如图2表示部分能量流动关系(图中数字表示同化的能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食物网中,遗漏了一条能量流动途径,该条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所示食物网中,次级消费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丁与丙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1分析,除了图2中已经标出的能量去向之外,乙的能量去向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图2分析,图1所示食物网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____________________(在“大于”、“小于”或“等于”中选择)7.6%。
(5)经检测,水体中含有某种可被生物富集的农药,推测此农药含量最高的物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生态学角度解释,污染物排放导致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6-10更新 | 8118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林场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图1所示,其主要种植的树种为柳杉和杉木,为速生林;其第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情况如图2所示。请回答:
     
(1)图1中最长的食物链有___________ 个营养级,其中处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黑眉锦蛇和猫头鹰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人工林树种单一,和自然林相比,其__________________稳定性比较低,赤腹松鼠种群爆发,柳杉和杉木严重受损。为了降低经济树种的损失,可以利用捕食等种间关系进行________防治,防治害虫的关键是要__________其环境容纳量。
(3)图2中,①+②+③+④代表该营养级生物的___________,②部分代表用于该营养级生物_____________的能量。能量从该营养级到下一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_____(用图中的数字表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2-03更新 | 160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下图是某河流中生物甲与生物乙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河流中生物甲的全部个体总和称为____________,其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线乙在第1〜3周时,种群的出生率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呈____________增长。
(3)曲线2在第2周时,甲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______,第3〜7周时种群甲的数量变化是______(填“增加”“不变”或“波动”)。
(4)河流中的甲、乙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________________(填“可能”“不可能”)是互利共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3-25更新 | 2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