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群落 > 群落的演替及其影响因素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7 题号:3879882
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乙为其中部分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过程①表示_____,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哪些成分_____(用字母表示)。
(2)若草固定的总能量为6.8x109kJ,食草昆虫和鼠摄取的总能量是1.3×108kJ,则人最少能获得能量_____kJ。
(3)若蛇取食鼠的比例由1/4调整到1/2,从理论上分析,改变取食比例后蛇体重增加1kg,人比原来多增重_____kg。(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
(4)该草原曾发生过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这属于群落的_____演替.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大小取决于_____的复杂程度,基础是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真题 名校
【推荐1】某小组为了研究某混交林的群落结构,选择了若干样地进行调查。其中 A、B、C 三种乔木的调查结果如表。
乔木老年树成年树幼年树
树种密度/株•hm-2%密度/株•hm-2%密度/株•hm-2%
A1267100.000000
B5031.065534.165634.78
C504.95807.9288087.13

回答下列问题:
(1)据表可知:______种群属于增长型种群,______种群属于衰退型种群,______种群属于稳定型种群。
(2)该小组采用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是样方法,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其目的是______。若要调查群落中松鼠种群的密度,则应采用______法,理由是______
(3)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该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则发生代替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018-11-30更新 | 2832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中国河北塞罕坝自1962年建场以来,经过三代林场建设者持续50多年的艰苦植树造林,让曾经“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变成了占地面积112万亩、林木茂盛、鸟语花香、生态优良的“天然氧吧”,是我国荒漠化治理的典范,在2017年被联合国授予 “地球卫士奖”。以下是部分研究历程。
(1)建国初期,塞罕坝土壤干旱,有机质含量低。为改良塞罕坝的初期土壤,从表中选择了____两种合适的树种种植。
部分树种的生物特性

树种

生物特性

黄柳

灌木;耐旱、耐瘠、固沙

白桦

乔木;喜湿、喜肥;阔叶

山杨

乔木;耐旱、喜肥;阔叶

樟子松

乔木;耐旱、耐瘠、固沙;根系发达、针叶

紫杉

乔木;喜湿、喜肥;浅根性、针叶

(2)经过初期改造,塞罕坝的土壤条件已适合种植快速成林的华北落叶松。科研人员用样方法调查该地区落叶松的种群密度,为减小调查的误差,应____选取多个样方,并计算____作为该地区落叶松种群密度的估算值。数年后,爆发了大规模的落叶松锉叶蜂虫害,原因是针叶纯林群落的____低,生态系统的____简单,导致塞罕坝地区生态系统的____稳定性差。同时,生长迅速的落叶松消耗土壤中大量的N、P、K等无机盐,使土壤肥力下降。
(3)为解决上述两个问题,林场研究员欲引入可为鸟类提供栖息场所的树种——白桦,并进行如下研究:
① 调查塞罕坝不同地区纯林、混交林内落叶松锉叶蜂的虫口密度,数据如表。与纯林相比,混交林的有虫株率和虫口密度____。请从种间关系角度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____(写出1点即可)
纯林、混交林内落叶松的有虫株率和虫口密度

调查地点

树种组成

有虫株率/%

虫口密度(条/株)

备注

月亮湖

纯林

100

3350

纯林:乔木为华北落叶松,林下植被为草本

纯林

100

4310

小桥子

纯林

100

2765

混交林

75.0

79

混交林:乔木为华北落叶松和白桦,林下植被为草本和灌木

川堂林子

混交林

82.4

136

混交林

68.7

68

② 林场研究员对华北落叶松和白桦凋落物中的相关物质含量做了测定,数据见表。
白桦凋落物中初始____元素含量明显高于华北落叶松凋落物,导致C/N值差异较大。在一定范围内,C/N值越低,凋落物越容易被分解。
凋落物初始养分组成

基质

有机质/%

C/%

N/(mg·g-1

C/N

华北落叶松

82.13

47.64

3.78

125.84

白桦

74.70

43.33

6.14

70.51

③ 继续测定不同凋落物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以PLFAs值表示,结果如图。结合之前的研究结果,请推测引入白桦后土壤肥力提高的原因____ (至少写出两点)。

(4)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从群落角度分析,塞罕坝地区几十年间由荒漠变成林海的过程属于____演替,这一典范说明人类活动可能会改变群落演替的____
2022-10-12更新 | 182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今年是习近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的第16年。“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措施。
(1)下图是湘江流域某山区“退耕还林”过程中的群落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所示的演替过程为_______________
②在阔叶林阶段,调查杂木林中栎树种群的密度可采用_________法,调查还可以知道栎树在该地区乔木中占有优势,这属于______(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水平的研究范畴。
③弃耕地恢复为阔叶林的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逐渐增大,丰富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阔叶林群落具有明显的_______________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提高群落利用________________等资源的能力。
季节平均水温水质水体平均含氧量浮游动物种数浮游动物总平均密度相对值
夏季32℃中污染4.99mg/L43种235
冬季5℃重污染11.88mg/L25种479
(2)上表是某校研究小组对郊区“退耕还湖”的人工湖泊调查得到的部分数据,由该数据可知,与冬季相比,夏季该湖浮游动物的丰富度和总密度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结合数据,分析以上特点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
2022-02-21更新 | 30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