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代谢 > 光合作用 >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 光反应、暗(碳)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7 题号:21242315
我国科学家首次报道了从CO2合成人造淀粉的从头合成路线,这是一种半化学、半生化的无细胞人造淀粉合成代谢路线,成功地将CO2和H2O转化为淀粉。该合成路线的基本环节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过程模拟植物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阶段,②③④过程模拟植物叶肉细胞的__________(填场所)。
(2)结合上图,若固定的CO2量相等,人工合成淀粉的量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植物光合作用有机物的积累量,理由是____________
(3)干旱条件下,很多植物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4)请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谈谈该研究成果的重大意义: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民以食为天”,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研究水稻的光合作用机制应用于农业生产,有利于提高产量。在对水稻幼苗的光合作用探究过程中,生物实验小组发现强光下会出现图1的甲曲线所示现象。查阅资料获知这是光抑制现象(植物吸收的光能超过了光合作用的利用量,过剩的光能可导致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下降)。

(1)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通常从植物叶片中获得叶绿体等细胞器的方法是__________
(2)探究发现:在强光照射后短时间内,水稻幼苗的暗反应达到一定速率后不再增加。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3)继续查阅资料得知:茉莉酸甲酯处理后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升高,可以减轻光抑制;而林可霉素存在时,茉莉酸甲酯对光抑制的缓解受阻。据此推测林可霉素可能是__________过程中所需PSⅡ的修复抑制剂,如图2所示。
图2中,辅酶Ⅱ与___________结合,形成还原型辅酶Ⅱ。
2023-04-17更新 | 78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为探究不同条件对叶片中淀粉合成的影响,将某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耗尽叶片中 的淀粉。然后取生理状态一致的叶片,平均分成 8 组,实验处理如下表所示。一段时间后,检测叶片中
有无淀粉,结果如下表。回答问题:

编号

组 1

组 2

组 3

组 4

组 5

组 6

组 7

组 8

处理

葡萄糖溶液浸泡

溶液中通入空气

葡萄糖溶液浸泡

溶液中通入 CO2 和 N2

蒸馏水浸泡

水中通入空气

蒸馏水浸泡

水中通入 CO2 和 N2

光照

黑暗

光照

黑暗

光照

黑暗

光照

黑暗

检测

结果

有淀粉

有淀粉

有淀粉

无淀粉

有淀粉

无淀粉

有淀粉

无淀粉


(1)光照条件下,组 5 叶片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叶肉细胞产生氧气的具体场所是_____
(2)在黑暗条件下,叶片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组别是_____
(3)组 2 叶片中合成淀粉的原料是_____,直接能源物质是_____,后者主要是通过_____产生 的。与组 2 相比,组 4 叶片无淀粉的原因是_________
2019-11-16更新 | 66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番茄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过程如图1所示,其中磷酸丙糖转运器的活性受光的调节,适宜光照条件下,其活性较高。某实验小组将长势相同的番茄幼苗分成若干组,分别置于不同温度下(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暗处理1h,再光照1h,测其干重变化,结果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B物质表示_________,产生的场所是_________。夏日午后,番茄植株会出现“午休”现象,此时B物质的合成速率会_________
(2)据图1分析可知,C3被还原为磷酸丙糖后,大部分用于_________。通常情况下,Pi与磷酸丙糖通过磷酸丙糖转运器严格按照1:1反向交换方式进行转运,在环境条件由适宜光照转为较强光照时,短时间内磷酸丙糖的转运速率会_________,同时淀粉的合成加强,以满足光合作用对_________的需求。
(3)据图2分析可知,最适合番茄幼苗呼吸作用的温度为_________℃;30℃时,光照1h该幼苗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为_________mg;在38℃时,暗处理和光照后干重都不变,原因是_________
2022-11-30更新 | 2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