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分子基础 >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9 题号:21272060
苯丙酮尿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由于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中的相关酶缺陷,使得苯丙氨酸不能转变成为酪氨酸,而是大量转变成了苯丙酮酸并从尿中排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苯丙酮尿症的男性患者数量与女性患者数量差别不大
B.上述实例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性状
C.可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并计算苯丙酮尿症的发病率
D.苯丙酮尿症患儿应减少摄入富含苯丙氨酸的食物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经过十年不懈努力,我国科学家首次从野生玉米中成功克隆出高蛋白基因THP9,并通过转基因技术将野生玉米高蛋白基因THP9-T导入我国推广面积最大的玉米生产栽培品种“郑单958”中。已知THP9基因编码天冬酰胺合成酶4。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野生玉米驯化过程中丢失了高蛋白基因可能是染色体变异造成的,它与“郑单958”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B.若将THP9基因导入“郑单958”需要运载体,该运载体在蛋白酶的作用下会失活
C.若转基因玉米体内含两个THP9基因,则其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可能为3:1、15:1或全部表现为高蛋白子代
D.THP9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玉米的高蛋白性状,玉米细胞内的天冬酰胺含量可能与高蛋白性状直接相关
2023-03-04更新 | 877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基因的剂量补偿效应最初发现于果蝇的性染色体上,表现为两性间X染色体数量不同,但基因表达水平基本相同,相关表型相同的现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果蝇及其他生物中,常染色体上基因的剂量补偿效应也逐渐被证实。下列不能支持此效应的现象是(       
A.雌、雄果蝇细胞中由X染色体的基因编码产生的蛋白质在数量上基本相等
B.正常雌果蝇的基因剂量补偿可能是通过随机失活2条X染色体中的1条实现的
C.若A/a和B/b基因控制肤色,基因型为AaBb的两人婚配所生子代中显性基因越多,肤色越深
D.XX型动物细胞中每条X染色体的基因转录速率是XY型细胞中一条X染色体的50%
2022-11-01更新 | 161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列关于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种性状不可能同时受多对基因控制
B.人类细胞质中的基因包括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基因
C.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白化病患者发病的根本原因是体内细胞缺少酪氨酸
2017-08-15更新 | 1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