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分子基础 > 人类探索遗传物质的历程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7 题号:21308945
科研工作者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分别用同位素32P、35S、3H和14C对噬菌体以及大肠杆菌成分做了如下标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噬菌体成分

35S标记

未标记

14C标记

大肠杆菌成分

32P标记

3H标记

未标记

A.第一组实验中,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的和35S的噬菌体分别占总数的100%、0
B.第二组实验中,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中存在的氢元素是3H
C.第三组实验中,子代噬菌体的DNA中不一定含有14C
D.第三组实验经过适宜时间培养后离心,检测到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1】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作为研究对象,做了一系列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系列实验的实验现象说明了DNA是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
B.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在结构上的最主要差异为是否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C.T2噬菌体的DNA在大肠杆菌细胞核中复制时所需原料、模板等均由大肠杆菌提供
D.若噬菌体DNA中某A—T碱基对被C—G碱基对替换,则DNA中嘌呤所占比例不变
2023-05-02更新 | 35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2】下列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实验证明DNA可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
B.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型肺炎链球菌中提取的DNA可以使小鼠死亡
C.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和重建实验证明了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
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释放的子代噬菌体多数具有放射性
2021-06-20更新 | 102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下列有关“假说—演绎法”和“同位素标记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进行测交实验属于“假说—演绎法”的演绎过程
B.“假说—演绎法”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萨顿利用该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C.用14C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搅拌离心后,沉淀物和上清液中均有放射性
D.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所得子代噬菌体中仅少数含35S
2024-05-01更新 | 4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