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基因的分离定律 > 分离定律综合问题分析(异常现象分析)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72 题号:21323737
果蝇是遗传学实验的常用材料,其眼色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眼形圆眼(B)对棒眼(b)为显性,两对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翅形长(G)对残(g)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其中白眼残翅果蝇在遗传学各种实验中有广泛应用,现实验室仅有纯合的红眼残翅雄蝇和白眼长翅雌蝇。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常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这是因为果蝇具有______________(至少答2点)等特点。在控制果蝇眼色、眼形及翅形的三对基因中,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因是__________。因白眼残翅果蝇在遗传学实验中的广泛应用,实验室想利用现有果蝇获得白眼残翅果蝇进行纯培养获得较多白眼残翅果蝇,请你写出实验方案:_____
(2)若只考虑眼色和眼形,棒眼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将该果蝇经诱变处理,然后让其与圆眼白眼的纯合雌果蝇交配,F1雌雄交配获得 F2,通过 F2表型及比例,判断棒眼红眼雄果蝇的棒眼基因突变为隐性纯合致死基因,则F2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杏色眼雌果蝇(由基因 wa控制)与白眼雄果蝇(基因组成如下图)杂交,F1全为杏色眼。

①杏色眼基因(wa)与野生型基因(+)的关系是______
②大量实验发现,F2群体中总是约有1/1 000 的野生型红眼果蝇,科学家分析认为这不是基因突变,请结合基因突变的特点,分析得出这 结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1】玉米的育性由一对等位基因(M、m) 控制,基因型为MM和Mm的个体可产生正常的雌、雄配子,基因型为mm的个体表现为雄性不育(可产生正常的雌配子)。
(1)基因M和m在结构上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基因型为mm的个体与育性正常的玉米植株杂交,后者在育种过程作为___(填“父本”或“母本”),其杂交后代可能出现的表现型有__________________
(3)玉米种子子叶的颜色黄色对白色为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 (Y、y)控制。生产中,为了更好的筛选不育系并大量获得雄性不育种子,进行如下操作:
Ⅰ.通过转基因技术将育性相关基因与种皮颜色基因紧密连锁在同一对染色体上;
Ⅱ.用紫外线照射,筛选出其中的一条染色体发生部分片段缺失的突变株(含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能成活)。
利用上述操作获得了如下图所示的突变株MmYy。该突变株自交,F1 中雄性不育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雄性不育种子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_

有人认为操作Ⅱ是多余的步骤,因为不进行操作Ⅱ,F1中也可以得到雄性不育系。你认为操作Ⅱ是否为多余的步骤,请说明理由。_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
2020-08-20更新 | 146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我国大面积种植的玉米是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传粉的植物。研究发现,玉米叶片叶绿素的合成由7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在有光照的条件下,含两个A基因的植株叶片为深绿色、含一个A基因的植株叶片为浅绿色,a植株为黄化苗(幼苗期死亡)。
(1)长期种植玉米,从叶色角度分析,玉米种群___________ (填“会”或“不会”)发生生物进化。在光照下,AA的玉米植株叶片呈深绿色,在无光照条件下为黄化苗,此现象说明玉米的性状由________决定。
(2)现将若干浅绿色玉米植株(第一代)平均分为甲、乙两组,相同条件下隔离种植,甲组自然状态授粉,乙组人工控制其自交授粉。若所有的种子均正常发育,甲组在第三代植株中浅绿色植株的比例为______,乙组在第三代植株中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
(3)现有一株浅绿色的玉米植株丙,显微镜观察其所有体细胞中一条7号染色体的片段n发生缺失,另一条为正常的7号染色体( 如图所示)。片段n缺失的花粉、无A或a基因的卵细胞都不能参与受精作用。

①根据片段n和A/a基因对玉米受精作用的影响,植株丙的A或a基因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在片段n上,做出此判断的推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进一步确定植株丙的A基因是在异常还是正常染色体上。现将植株丙进行自交得到F1,待F1长成成熟植株后,观察并统计F1的表现型及比例。请写出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1-27更新 | 237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3】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科研人员用诱变育种和基因工程等技术对水稻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遗传学问题:
(1)用紫外线诱导水稻发生基因突变,会导致同一个体中有多个基因发生突变,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_性。
(2)通过诱变育种获得两株耐高温隐性突变体水稻甲和乙,为探究两种突变体是否为同一基因突变导致,让两种突变体杂交,自交,观察的表型及比例(不考虑交叉互换)。
①若___________,说明两突变基因为同一基因;
②若___________,说明两突变基因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③若___________,说明两突变基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3)为研究水稻核基因D的功能,科研人员将T-DNA插入D基因中,致使该基因失活,失活后的基因记为d。以野生植株和突变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统计母本植株的结实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杂交编号

亲本组合

结实数/授粉的小花数

结实率

♀DD×♂dd

16/161

10%

♀dd×♂DD

78/156

50%

♀DD×♂DD

70/141

50%


表中数据表明,D基因失活使___________配子育性降低。若让杂交①的给杂交②的授粉,预期结实率为___________,所获得的F2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
2023-03-24更新 | 30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