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6 题号:21370364
“退耕还林”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措施之一、如图是科研人员对某地不同退耕年限植物群落的物种数目变化的调查结果,请分析作答:

(1)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____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该群落在演替的过程中,决定植物优势种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生物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相对稳定的生态位,其意义是____
(3)如果第2年在该地区人为种植一些灌木和乔木,并加以保护,则草本植物的丰富度达到最大的时间将提前,这说明人类活动____
(4)若干年后发现该群落出现了分布比较均匀的山毛榉种群,调查该物种种群密度时,采取如下操作:①选择山毛榉分布比较均匀长5千米宽1千米的长方形地块;②将该地块分成三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样方;③样方为边长5米的正方形;④每个样方内山毛榉的数量记录如下:

样方

第一样方

第二样方

第三样方

个体数

3

5

4

①根据该同学的调查,该原始森林中山毛榉的种群密度为____
②该调查结果并不可靠的原因是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鸭为杂食性水禽,除捕食昆虫及其他小动物外,对稻田中几乎所有的杂草都有取食。为研究稻鸭共作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表。

项目

杂草密度(株/m2

物种丰富度(种)

杂草相对优势度

草龙

节节菜

稗草

陌上菜

异形

莎草常规区

40

12.0

0.247

0.189

0.100

0.102

0.094

稻鸭区

2.3

5.3

0

0.259

0.271

0.089

0


注:相对优势度表示植物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
(1)采用样方法调查某杂草密度时,选取样方的关键是______
(2)由物种丰富度的变化可知稻鸭共作能显著降低稻田群落中杂草的________。由于稻鸭共作,原本在群落中优势明显的草龙地位下降,而有些杂草的优势地位明显上升,这一现象可称为____________
(3)通常,稗草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年龄组成等。那么种群的年龄组成是指________________
(4)与莎草常规区相比,稻鸭区可以获得更多的产品,其生态系统稳定性如何变化,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
2022-12-27更新 | 61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某农场为防治鼠害做了一些调查:甲组研究人员调查了某牧场边界区域内田鼠的种群密度和年 龄结构,并以体重作为划分田鼠年龄的标准,体重≤40 g 的为幼龄鼠,体重≥90 g 的为老龄鼠,其余 为中龄鼠,结果如下表所示;乙组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 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 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坐标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体重(g)<10102030405060708090100110>110
数量(只)32571027261717968102112859531


(1)甲组研究人员调查该牧场边界区域内田鼠种群密度的方法为标记重捕法,标记重捕法常用于 调查___________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该区域田鼠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是__________。年龄结构可以通过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影响种群密度。
(2)甲组认为若要控制该区域田鼠的种群数量,应捕杀体重大于 90 g 的个体,乙组认为这样做不 正确,你认为乙组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该区域田 鼠种群数量时所采取的减少食物来源、毁灭巢穴和养殖天敌等措施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组图示 b 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上升,从田鼠生存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曲线Ⅱ相比,曲线Ⅰ所示环境中猛禽的密度__________
2021-12-30更新 | 331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硫循环是物质循环的重要内容,图1是生物圈硫循环简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雾霾天气,雾霾的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与汽车尾气成分相近.从物质循环的层面看,雾霾的主要原因是硫循环失衡,如图1.如何缓解S循环失衡成为中国目前比较紧迫的问题,请你给出两种种合理措施:______________
(2)图2为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若蛇的食物9/10来自鼠,1/10来自蛙.则理论上,蛇每增加1kg重量,至少消耗植物_____kg.蛙的视觉对飞行中的昆虫更敏感,蛙捕食飞虫利用的主要信息属于______信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域外物种微甘菊进入该地区并快速增长,则该地区生物多样性将会_______
(3)某同学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图2生态系统中某种鼠的种群密度,得到的结果为:N只/km2.鼠记忆力较强,同种方法被二次捕获的概率减小,由此推断,该同学的调查结果与真实值相比_____(填偏大、相等、偏小)图3是该同学调查鼠的种群密度时计录的该种鼠的年龄分布图(注:图形面积表示个体总数),由此图推测该时间该地该鼠的种群年龄组成属于________________型。
2016-12-12更新 | 7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