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稳态与调节 > 免疫调节 > 特异性免疫 > 细胞免疫
题型:非选择题-实验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22 题号:21407785
2022年12月我国出现新冠病毒第一波感染高峰,人体感染后普遍出现发热、乏力、咽痛、咳嗽等症状,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心率失常等。请回答有关问题:
(1)人体感染新冠初期,体温逐渐上升。在小于38.5℃时通常采用温水、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措施,主要利用的散热途径是___。此时,人体某些免疫细胞被激活,不仅攻击病毒,同时释放大量的炎性细胞因子,造成发热,该过程发生于人体的第___道防线。若持续高热,则需要服用布洛芬等退烧药以保护其它脏器。
(2)正常人的心率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其控制中枢位于___。副交感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M型受体,使心肌细胞膜的静息电位绝对值___,从而___(增强/抑制)其收缩力。为研究阿托品和美托洛尔对心率失常的治疗作用,某科研组对三组健康志愿者分别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阿托品和美托洛尔各3次,测得的平均心率如下表,实验结论是___
阿托品和美托洛尔对心率的影响记录表
组别对照组阿托品组美托洛尔组
第1次平均心率60-9051
第2次平均心率6010243
第3次平均心率6011538
(3)已经上市的常见新冠疫苗有3类:灭活病毒制成的灭活疫苗、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重组蛋白疫苗和病毒的S蛋白基因与腺病毒载体重组形成的腺病毒载体疫苗。不同疫苗的制备技术不同,在制备腺病毒载体疫苗时,获取病毒体内的S蛋白基因后要先进行___,得到的产物才能与载体重组。不同疫苗的接种效果也不同,如重组蛋白疫苗___(能/不能)激活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有专家指出,新冠病毒有很强的变异性,采用序贯混合接种比采用单一疫苗接种的效果更好,以下理由合理的有哪几项?___。(A.不同疫苗可以发挥优势互补,既激发了细胞免疫又激发了体液免疫B.不同技术制备的疫苗能增加抗体的数量和种类C.单一疫苗多次接种可能会使其副作用加剧D.不同技术制备的疫苗能起到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的作用)。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 (0.4)
【推荐1】为探究噪音刺激对T淋巴细胞转化(即产生有丝分裂)的影响。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提出实验思路,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雄性SD大鼠120只、完全培养液、刀豆素A、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CO2培养箱、注射器、离心机、液体闪烁计数仪等。
(要求与说明:噪声由计算机控制给出,每日1次,每次1.5h,dB为声强单位。刀豆素A有刺激T淋巴细胞转化的作用。液体闪烁计数仪测量放射活性,以每分钟脉冲数cmp值表示)
(1)实验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注射器取3组1、5、10、15、20d的大鼠血液,用离心机分离出T淋巴细胞,放入完全培养液培养,同时加入刀豆素A,置于________中培养一段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


噪声应激与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的关系图
(3)分析与讨论
①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采用3H-TdR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噪声应激组cmp下降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6-27更新 | 227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 (0.4)
【推荐2】欲研究大鼠皮肤移植后的皮肤存活率,某同学提出了下面的实验思路。请以皮肤存活率为指标,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要求与说明:A、B系大鼠即为A、B品系大鼠,实验条件适宜,皮肤存活率是指移植存活的皮肤片数占总移植皮肤片数的百分比。排斥反应指移植物作为“非己”成分被免疫系统识别、破坏和清除的免疫反应)
实验思路:
(一)实验分组与处理:
组1:取A系大鼠的皮肤片移植到自身的另一部位。
组2:取A系大鼠的皮肤片移植到B系大鼠。
组3:取与组2相同处理并出现排斥反应后的B系大鼠的T淋巴细胞,注射到未处理的B系大鼠并将A系大鼠的皮肤片移植到该大鼠。
(二)将上述各组若干只处理后的大鼠进行饲养,每隔一定时间观测皮肤片的存活状况并记录,计算皮肤存活率。回答下列问题:
(1)预测实验结果(以坐标曲线图形式表示实验结果,其中横坐标为皮肤移植后时间):______
(2)分析与讨论:
①上述实验思路中,异体移植皮肤的受体大鼠是______,异体皮肤移植往往会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发生了______免疫。
②为了进一步验证大鼠对异体移植皮肤起排斥反应的是胸腺产生的T淋巴细胞。在实验思路的分组与处理中,若设置组4,其处理是给予大鼠免疫抑制剂,再移植皮肤片。用免疫抑制剂处理的作用是______。还可设置组5,其处理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③再次免疫中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的重要生物学功能是____________
2022-05-01更新 | 246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 (0.4)
【推荐3】科研工作者用LCM病毒分别感染A或Q品系小鼠,7天后杀死小鼠,取其脾脏细胞(含效应T细胞),再取以51Cr标记的经LCM病毒处理的A或Q品系小鼠的吞噬细胞,将获得的脾脏细胞与吞噬细胞混合培养一段时间,测定51Cr的释放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1)表格中l是________,Ⅱ是________。小鼠体内的吞噬细胞是LCM病毒侵染的________,①、④组中的吞噬细胞在实验期间由于自然死亡等原因裂解而释放51Cr。②、⑤组实验说明,经免疫后的效应T细胞对________的吞噬细胞没有裂解作用。②、③组及________组说明,经免疫后的效应T细胞只能裂解________中受病毒感染的吞噬细胞。
(2)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效应T细胞表面受体识别靶细胞的过程,除了与靶细胞表面的__有关外,还受到了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类分子)的限制。MHC类分子是细胞膜表面的一种糖蛋白,是引起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抗原。依据上述实验,科学家提出两种假说:
假说一:效应T细胞表面可能有两种受体,分别和特异性抗原及MHC类分子结合,只有两种受体都和相应的抗原匹配时,效应T细胞才能裂解靶细胞。
假说二:效应T细胞表面只有一种受体,识别的是____结合的复合物。为了证明上述假说,有人获得了下表中的两种效应T细胞:

将效应T细胞A表面的一种受体蛋白的基因导入到效应T细胞B中,结果效应T细胞B也能裂解带有X的被病毒(带有M抗原)感染的靶细胞,此结果支持_________
(3)某些肿瘤细胞能够逃避免疫细胞的监控,与正常细胞相比,这些肿瘤细胞表面的MHC类分子数更_________
2017-04-01更新 | 3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