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稳态与调节 > 神经调节 >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1 题号:21520794
哺乳动物进食或食物的形状、颜色、气味等刺激作用于头部感受器,就可引起胃液分泌,称为头期胃液分泌,调控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未受刺激时,迷走神经的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形成这种电位差的原因是____
(2)刺激迷走神经,可引起胃窦G细胞活动增强,胃泌素分泌后,经____运输到胃腺细胞,与膜上的____结合后,促进胃液的分泌,可以推测迷走神经属于____(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
(3)据图分析,引起胃腺细胞分泌胃液的信息分子除胃泌素外,还应该有____。图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联系可以概括为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依据下图回答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其结构基础是_____。它是由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五部分组成。
(2)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_______完成的。该结构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B处一定强度的刺激,该处细胞膜两侧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由于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
2021-01-21更新 | 33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春困、夏倦、秋乏、冬眠”是机体为了适应季节转换而出现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这种现象是机体多种因子共同调节作用的结果。其中,由谷氨酸能神经元释放的腺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还发现,若激活氨酸能神经元,则会诱导其大量释放腺苷,从而引起机体出现犯困或想睡觉的感觉。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睡眠节律性产生和消失的神经中枢是_____。腺苷释放后,以_____方式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形成_____,从而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
(2)已知突触后膜上的腺苷受体有多种类型,其中的A1R、A2AR分别为抑制性受体和兴奋性受体。若腺苷作用于A2AR受体,则突触后膜膜内电位的变化情况是_____
(3)机体出现犯困或想睡觉到底是与突触后膜上的A1R、A2AR中的哪种受体有关?请根据下列材料用具,对此予以探究(只写出实验思路即可)。
材料用具;健康小鼠,合适的腺苷溶液、A1R抑制剂、A2AR抑制剂、生理盐水、注射器等。
实验思路:_____
2023-07-15更新 | 67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下图是与膝跳反射有关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①~⑧表示细胞或结构,M、N为两个实验位点)。发生膝跳反射时,屈肌①舒张,伸肌⑥收缩。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虚线框内突触的数量为______。序号______表示传出神经。膝跳反射发生时,兴奋在传出神经上______(填“单向”或“双向”)传递。
(2)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抑制性神经元能够分泌抑制性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发生C1-内流、K+外流,从而引起突触后膜膜电位的改变,使突触后神经元受到抑制。发生膝跳反射时,图中表示抑制性神经元的是______(填图中序号)。
(3)若要用微型电流计检测图中M点在膝跳反射过程中的膜电位变化,理论上应将微型电流计的两极______,再对______进行刺激。
(4)离子的运输可引起膜电位的变化,下图表示膜电位变化曲线。在膝跳反射过程中,A点的膜电位变化曲线为甲曲线,其中EF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F点时膜外电位为______。在膝跳反射过程中,④位置的膜电位变化曲线是下图中的______(填“甲”、“乙”、“丙”或“丁”)
2022-11-02更新 | 2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