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稳态与调节 > 神经调节 >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 反射与反射弧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65 题号:21578819
尿量超过3L·d-1称尿崩。下图1为人体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示意图,图2是正常人和两类尿崩症(垂体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患者禁水后尿液渗透压的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某刺激可能是饮水不足,某物质是垂体合成并分泌的抗利尿激素
B.图1表示排尿反射的分级调节过程,无大脑皮层参与不能发生排尿反射
C.图2中Ⅱ为垂体性尿崩症患者的变化曲线,可由下丘脑或垂体病变引发
D.肾性尿崩症患者肾脏缺乏抗利尿激素受体,其体内抗利尿激素水平偏低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神经纤维上的刺激位点,甲、乙是分别置于神经纤维B、D上的电位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兴奋时,A才会有神经递质的释放
B.刺激b点引起A的收缩,属于反射活动
C.图示反射弧不可表示寒冷引起骨骼肌战栗的神经调节过程
D.若刺激a点,甲有变化,乙无变化,则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
2016-11-26更新 | 153次组卷
【推荐2】徒步是有目的地在城市的郊区、农村或者山野间进行中长距离的户外运动方式。某同学由于平时缺乏锻炼,一次较长时间的徒步运动使其脚掌磨出了“水泡”,但是几天后“水泡”又消失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同学“水泡”能产生的同时出现刺痛感的原因是条件反射的结果
B.“水泡”形成的原因可能是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组织液生成增多
C.“水泡”自行消失的原因可能是其中的液体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高温烫伤后可立即用凉水反复冲洗,预防“水泡”产生
2023-10-08更新 | 105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某人腰椎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人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 (       
①传入神经 ②传出神经 ③感受器 ④神经中枢 ⑤效应器
A.①②B.②⑤C.②④D.①③
2021-07-15更新 | 2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