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7 题号:21605554
近年来,我省部分农村利用稻田的群落特征,创新发展了立体复合种养模式,获得了良好效益。图1是“河蟹-稻田-番茄立体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周年生产”示意图,图2表示稻-蟹共生系统内的部分结构。
   
(1)由图1可知,立体农业就是利用___的原理,进行的立体复合种养模式。
(2)实践对比发现,稻田引入河蟹后,水稻产量明显提高。请从种间关系分析,可能的原因有:①杂草密度降低,减少与水稻的种间竞争,水稻得到更多的___用于生长;②河蟹___的行为,减少了昆虫对水稻的取食,增加了水稻产量。
(3)西红柿叶遭遇蚜虫时,为评估蚜虫所造成的危害程度,往往采取___法调查其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__
(4)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后回乡创业:①将荒山变果林;②将洼地变鱼塘;③以及在山中放养土鸡等。①②属于群落的___演替,这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的演替有哪些影响?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研究小组研究某草原甲、乙两种啮齿动物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得到图所示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除出生率和死亡率外,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还有____。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两种动物的种群密度,是因为这两种动物具有 ___的特点。
(2)0~4年,乙种群增长曲线呈_______ 。第____年,乙种群密度最小,造成4~6年曲线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至少答2点)。
2020-01-31更新 | 121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某草原中黑尾鹿种群的主要捕食者有美洲狮和狼。为了发展鹿群,美洲狮和狼被大量猎杀,鹿群数量开始上升。由于草原连续多年的过度利用,草场极度退化,结果使鹿群数量猛降。
(1)通常采用_____法调查黑尾鹿种群密度,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________来影响种群密度的。
(2)研究发现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被捕食者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这就是“精明的捕食者策略”。该策略对人类利用生物资源的启示_______________
(3)负反馈调节机制是维持稳态的基础,请用文字和箭头构建一个被捕食者种群(A)和捕食者种群(B)之间维持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的负反馈调节概念模型:__________
(4)研究人员发现多数情况下鹿有同性聚群现象,即形态相同的有角雄性个体常常聚群活动,形态相同的无角雌性个体常常聚群活动,因此提出“鹿角效应”假说,推测出现“鹿角效应”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从进化角度讲,这是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2021-04-11更新 | 197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伞花木是我国特有的Ⅱ级重点保护的濒危野生植物。科研人员对我省龟山保护区中天然保存的伞花木群落进行调查研究,将该群落分为5个20×20m2的正方形样地,进而随机选取10×10m2的样方,对乔木层植物进行调查;另随机选取5×5m2的样方,对灌木层植物进行调查。相关结果如表1、2。请回答:
表1伞花木群落部分植物种类及数量

层次

种类

株数

乔木层

桂花

120

青冈

104

伞花木

12

东南栲

16

鸡仔木

8

灌木层

桂花

24

青冈

18

伞花木

26

白勒

9

臭常山

10

表2伞花木群落部分植物的生态位宽度

层次

种类

生态位宽度

乔木层

桂花

0.9387

青冈

0.8652

伞花木

0.8177

东南栲

0.3943

鸡仔木

0.7056

灌木层

桂花

0.8851

青冈

0.8444

伞花木

0.6223

白勒

0.4441

臭常山

0.3614

(注:生态位宽度是指一个物种在所处环境中能够利用资源或占据空间的范围。生态位宽度越大,物种适应环境能力和对资源的利用能力越强。)
(1)据表1结果分析,样方法除可用于调查种群密度外,还可用于调查_______;研究伞花木群落垂直结构时,除调查乔木层、灌木层的植物外,还应调查________层的植物。
(2)据表1、2结果分析,相比鸡仔木,东南栲虽然株数较多,但生态位宽度较小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
(3)研究伞花木的生态位时,除种群密度外,还应调查伞花木的_______(写出2点即可)等特征。伞花木虽为濒危植物,但在本群落中的数量却不是最少,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以伞花木树干大小作为划分树龄标准,确定各龄级,获取伞花木种群年龄结构信息,如图。
   
据图分析,保护伞花木应对__________(填“幼苗”或“成株”)进行积极干预以改善其生存条件,理由是________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