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稳态与调节 > 神经调节 >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 题号:21613570
2023年10月27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布了关于预防食源性肉毒中毒的风险提示。肉毒毒素是肉毒梭菌等梭状芽孢杆菌产生的一种神经毒素,其主要作用于神经末梢,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肌肉麻痹,严重者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肉毒中毒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引起中毒的食品种类因地区和不同饮食习惯而异,我国主要以家庭自制发酵食品(如臭豆腐、豆酱、面酱等)、风干肉制品等为主。同时,肉毒毒素不耐热,通常100℃加热10分钟就可将其破坏。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1)乙酰胆碱尽管是小分子物质,但轴突末端仍通过____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其意义在于____
(2)肉毒毒素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其进入机体,会引起机体发生____(填“体液”或“细胞”)免疫反应,该免疫过程中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能力的细胞有____(至少答出两种)。
(3)根据以上资料,生活中我们应怎样预防食源性肉毒中毒?____(答出一点即可)。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如图表示人体排尿反射的发生过程,其中尿道内、外括约肌都是一种环形肌肉,逼尿肌分布于膀胱壁。回答下列问题:

(1)当尿液充盈到一定程度时,膀胱壁内的牵张感受器细胞膜外侧的电位变化是 _____,从而产生兴奋,兴奋沿着 _____(填图中字母)最终传至 _____产生“尿意”。该结构再对脊髓进行控制,此时自主神经系统中的 _____兴奋,使膀胱缩小。
(2)婴儿排尿的过程是一种 _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
(3)排尿反射的反射弧中,通过电信号和化学信号两种信号传递信息,其中_____信号的作用机制决定了整个反射弧中信息的单向传递。
2022-11-30更新 | 49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科学工作者为研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及突触间传递的情况,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图中c点位于灵敏电流计①两条接线的中点,且X=Y。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a点未受刺激时,膜外电位为________________电位;受到刺激产生动作电位时,其电位变化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的跨膜运输引起的。
(2)已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若刺激b点,电流计①指针将______________(填偏转方向和次数);若刺激c点,电流计①指针将______________(填偏转方向和次数)。
(3)若利用电流计②验证兴奋在突触间只能单向传递。请设计实验进行证明(请注明刺激的位点、指针偏转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兴奋可以从A传到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兴奋不能从B传到A。
2021-12-06更新 | 139次组卷
【推荐3】离子的跨膜运输是神经兴奋传导与传递的基础。突触传递过程中,前、后膜内外离子的移动如图所示。请回答:

(1)图中①至④表示兴奋引发的突触传递过程。图中过程②表示____________。当兴奋传导到突触前膜时,引起突触前膜对Na+通透性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__。在此过程中Na+离子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引起突触前膜上Ca2+通道打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为研究细胞外Na+浓度对突触传递的影响,适度降低细胞外液中Na+浓度,当神经冲动再次传来时,膜电位变化幅度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
(3)在突触部位胞内的Ca2+主要来自胞外。为证明细胞内Ca2+浓度可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量,提出可供实验的两套备选方案。
方案一:适度增加细胞外液中的Ca2+浓度,然后刺激突触前神经细胞,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另取一组实验材料施加Ca2+通道阻断剂,然后刺激突触前神经细胞,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
方案二:施加Ca2+通道阻断剂,然后刺激突触前神经细胞,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再在该实验体系中适度增加细胞外液中的Ca2+浓度,然后刺激突触前神经细胞,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
比较上述两个方案的优劣,并陈述理由:____________
2024-02-07更新 | 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