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稳态与调节 > 神经调节 >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 题号:21624604
乙酰胆碱是一种可引起受体膜产生动作电位的神经递质,能特异性地作用于各类乙酰胆碱受体。当人体被银环蛇咬后会引起机体出现一系列反应。如图甲是α银环蛇毒引发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图乙是α-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部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细胞①的名称是_________,物质A的名称是__________;在野外工作的科研人员,为防止银环蛇伤害,一般要进行预防接种。当接种过疫苗的科研人员在野外被意外咬伤后,体内浆细胞的来源是________(填序号)。
(2)人被毒蛇咬伤后会产生恐惧感,产生这种感觉的部位是_________,同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含量也增加,使机体出现上述变化的调节方式有_________
(3)当兴奋传导到图乙⑥处时,其膜外的电位变为_______。由图乙可知,甲图中物质B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真题 名校
【推荐1】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物质乙是一种糖蛋白。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下丘脑神经细胞除具有神经细胞的功能外,还具有 _________ 功能。
(2)如果用物质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甲、乙的分泌量的变化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 ;如果用物质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丙的分泌量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
(3)物质乙与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 _________ 结合,反映出细胞膜能进行______________
(4)若刺激图中A点,电表指针偏转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
2019-01-30更新 | 804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胰岛B细胞是可兴奋细胞,存在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其细胞外Ca2+浓度约为细胞内的10000倍,细胞内K+浓度约为细胞外的30倍。下图1为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机制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分析可知,葡萄糖进入胰岛B细胞,氧化分解后产生ATP,ATP作为________,与ATP敏感的K+通道蛋白上的识别位点结合,导致ATP敏感的K+通道关闭,进而触发________,使胰岛B细胞兴奋,此时膜内电位为________
(2)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有多个成员,其中对胰岛素敏感的为GLUT-4,其作用机制如图2所示。据图2分析,当胰岛素与蛋白M结合后,经过细胞内信号传递,一方面促进_______;另一方面促进_______
2024-02-27更新 | 34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Ⅰ 如图表示高等动物的某些调节模式,A、B表示不同区域,C、D、E代表不同的物质或结构,a代表神经纤维上的一个点。

(1)图中D代表反射弧的____结构。
A.神经末梢B.传入神经
C.效应器D.感受器
(2)若刺激a处,a点的膜电位发生____变化,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进行____(填写“双向”或“单向”)传导。
(3)当膀胱贮尿达到一定程度时,刺激膀胱壁感受器,兴奋沿盆神经传到位于脊髓____中的低级排尿中枢,再经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完成排尿反射,该反射为____反射,进行排尿反射的同时,兴奋还可通过脊髓中的____将神经冲动传导至大脑皮层产生尿意。
Ⅱ 学习、记忆是动物适应环境、使个体得到发展的重要功能。通过电刺激实验,发现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H区)密切相关。如果在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100次/秒、持续1秒的强刺激(HFS),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HFS处理时高2~3倍,研究者认为是HFS使H区神经细胞产生了“记忆”,如下图为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请分析回答:

(4)在小鼠H区的传入纤维中部施加单次强刺激,兴奋经神经纤维传导到突触前膜,依据膜的____使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并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关受体,引起突触后膜膜电位变化,在突触后膜上发生的信号变化为____
(5)对比图中单脉冲电刺激,推知HFS引发H区神经细胞产生记忆的原因是突触后膜上的N受体被激活后,Ca2+内流与钙调蛋白结合,激活____,促进A受体转移至细胞膜,导致突触后膜上的A受体增多,谷氨酸与A受体结合增多,再导致____增多,进而产生“记忆”。
2023-12-25更新 | 10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