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基因的分离定律 >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62 题号:21624643
水稻(2N=24)是雌雄同花植物,花小且密集,导致杂交育种工作繁琐复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率先提出“三系配套法”即通过培育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来培养杂交水稻,如下图所示。由于杂交种的子代会发生性状分离,种植后不再使用,需每年利用雄性不育系制备杂交种。已知水稻的花粉是否可育受细胞质基因(N、S)和细胞核基因(R、r)共同控制,其中N和R表示可育基因,S和r表示不育基因。只有当细胞质基因为S且细胞核基因型为rr记为S(r)时,水稻才表现为雄性不育,其余基因型均表现为雄性可育。回答下列问题:

   

(1)①水稻基因组计划需测定________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
②水稻雄性可育的基因型有________,水稻利用雄性不育系进行育种的优点是________
③为了持续获得雄性不育系水稻,应使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进行杂交,其杂交组合为________
A.S(rr)×S(rr)                    B.S(rr)×N(RR)
C.S(rr)×N(Rr)                    D.S(rr)×N(rr)
④一株基因型为S(rr)的雄性不育系水稻,与基因型为N(RR)的水稻杂交,产生的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F1自交,后代花粉可育与花粉不育的比例是________
(2)2017年,我国成立了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目前培育的“海水稻”为天然野生抗盐碱水稻与栽培稻经多年杂交选育得到的,但该过程育种年限长,为了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可以采用________的方法,该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发现几株不含R基因的水稻植株(D),现利用基因工程的技术将两个R基因导入不同的植株D中来培育恢复系,如下图为R基因导入位置的三种情况,其中图________为我们所需的恢复系,即与不育系S(rr)杂交后,后代均为杂种水稻。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 (0.4)
【推荐1】大豆原产中国,通称黄豆,现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已知大豆是雌雄同株植物,野生型大豆雌蕊与雄蕊育性正常。
(1)大豆的紫花和红花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再自交,F2中紫花∶红花=3∶5,据此可判断__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
(2)科学家用射线对大豆种群进行诱变处理,并从大豆种群中分离出两株雄性不育个体甲和乙,均为单基因隐性突变体。
①诱变可以使同一基因往不同的方向突变,也可使不同的基因突变,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②请设计一种杂交方案,探究上述两株突变体是同一基因突变还是不同基因突变所致。(要求写出杂交方案、结果预期与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5-05更新 | 195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自然界某果蝇种群的果蝇眼色通常是红色的,一般为纯种。遗传学家摩尔根偶然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并利用这只白眼雄果蝇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杂交实验一的现象____________(填“是”或“否”)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所不同的是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现象。
(2)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3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XY)。你认为能合理解释上述遗传现象的假设有:
假设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用“假说—演绎法”的科学研究程序,重新设计新的交配方案-测交,力图通过演绎和实验相结合来验证你提出的假设。实验二和实验三是测交实验及实验现象。
①上述测交实验二和实验三的实验现象______(填“是”或“否”)符合你之前根据实验一遗传现象提出的两种假设,因此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唯一结论。
②为充分论证你所提出的哪一假设是否正确,请利用实验中及自然种群中的果蝇补充设计一个有效的实验交配方案,该实验交配方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10-17更新 | 468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已知黑腹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偶然出现的XXY个体为雌性可育。黑腹果蝇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现有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①实验②
PaaXBXB×AAXbYPaaXBY×AAXbXb
F1长翅红眼♀   长翅红眼♂F1长翅红眼♀   长翅白眼♂   长翅白眼♀
个体数   920   927个体数   930   926   1

(1)设计实验①与实验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_____实验,来验证_____性状与性别有关,_____性状与性别无关。
(2)理论上预期实验①的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得到的F2中雌性的基因型共有_____种,其中雌性个体中杂合子的概率为_____
(3)将灰体雌性果蝇与黑体雄性个体杂交(相关基因用D、d表示),F1雌雄个体中灰体与黑体之比均为1:1,请写出双亲基因型:
若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为_____;若位于X染色体上则为_____
若已知控制灰体与黑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灰体与黑体的显隐关系。
2022-06-15更新 | 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