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细胞质 > 细胞器的结构、功能及分离方法
题型:非选择题-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7 题号:21632969
细胞通过“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和细胞自噬作用”的调控,确保自身生命活动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进行。
(1)蛋白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在细胞内的________上合成,经过_________过程形成多肽链,多肽链经过正确的折叠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具有正常的生物学功能。若发生错误折叠,则无法从_______运输到__________而导致在细胞内堆积。
(2)错误折叠的蛋白质经过聚集以及衰老、损伤的线粒体等细胞器均影响细胞的功能。研究发现,细胞通过下图所示机制进行调控。
   
①衰老、损伤的线粒体提供_________(直接能源物质)的能力下降,与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均被_________标记,被标记的蛋白质与自噬受体结合,被包裹进__________,最后融入溶酶体中。
②从物质能量角度,分析该调控机制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PI3K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会导致自噬程度增强。为验证银杏叶提取物(GBE)可以通过PI3K蛋白来促进细胞自噬。设计实验如下表,请对下表中不合理之处进行修正__________________

组别

实验材料

检测指标

预期结果

对照组正常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PI3K蛋白含量实验组高于对照组
实验组GBE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图表示高等植物保卫细胞和人体小肠上皮细胞的局部亚显微结构示意图,①~⑦表示细胞结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中填序号,上填文字):

(1)与细胞甲相比,细胞乙特有的细胞器是______;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是[______________
(2)细胞甲不同表面执行不同的功能,这主要与细胞膜上膜蛋白的种类有关。膜蛋白A具有运输功能,膜蛋白B可将相邻的两个细胞膜_____,以保证肠腔中的物质只能从微绒毛处吸收;膜蛋白C可以水解细胞膜表面的二糖,说明膜蛋白还具有_______功能。膜蛋白在合成后至成为具有生物活性或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过程中离不开结构①和②,试说明①和②的功能是_______
(3)细胞乙膜上的H+-ATPase可以被蓝光激活,激活后细胞内的H+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转移出保卫细胞;同时,大量的________可进入细胞,据细胞吸水与失水的原理推测,蓝光诱导后气孔张开的原因是______
(4)古生物学家推测: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的蓝藻,有些未被消化,反而能依靠原始真核生物的“生活废物”制造营养物质,逐渐进化为相对独立的叶绿体。请你根据二者结构和成分比较,列举支持这一推测的证据: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023-03-04更新 | 93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不仅是细胞的“能量工厂”,也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图1)。线粒体损伤后,还会激发细胞发生自噬过程(图2)。请据图回答:

(1)据图1可知,正常细胞线粒体中的细胞色素c嵌入线粒体内膜中,可能参与有氧呼吸第____阶段的反应。当细胞损伤时,细胞色素c会被释放到____中,与蛋白A结合,在ATP的作用下,导致C-9酶前体转化为____,从而激活C-3酶,引起细胞凋亡。
(2)据图2分析,溶酶体来源于____:与溶酶体相比,自噬体膜在结构上的主要特征是____
(3)部分残质体通过____方式排出细胞,而留在细胞内的残质体多为脂褐质,其数量随细胞的衰老而增多。此外,衰老细胞还具备的特征有____(选填下列序号)。
①细胞核体积变大                    ②所有酶的活性下降
③细胞内水分减少                    ④细胞运输功能降低
2020-02-24更新 | 182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图为真核细胞中3种结构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名称为________,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洋葱根尖细胞具有__________(在甲、乙、丙中选择。)
(2)蛋白质合成活跃的卵母细胞中结构c较大,而蛋白质合成不活跃的肌细胞中结构c很小,这表明结构c与________(填序号)的形成直接有关。
①内质网     ②高尔基体     ③中心体     ④核糖体
(3)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在生物膜上进行,乙、丙分别通过________(用图中字母填空)扩大了膜面积,从而为这些反应需要的________提供更多的附着场所。
(4)在细胞分裂间期,结构乙的数目增多,其增多的方式有3种假设:Ⅰ.细胞利用磷脂、蛋白质等重新合成;Ⅱ.细胞利用其他生物膜装配形成;Ⅲ.结构乙分裂增殖形成。有人通过放射性标记实验,对上述假设进行了探究,方法如下:首先将一种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自身不能合成胆碱)在加有3H标记的胆碱(磷脂的前体)培养基中培养,然后转入另一种培养基(成分与前一步骤的培养基相同,只是胆碱没有3H标记)中继续培养,定期取样,检测细胞中结构乙的放射性。结果如下:

标记后细胞增殖的代数

1

2

3

4

测得的相对放射性

2.0

1.0

0.5

0.25


通过上述实验,初步判断3种假设中成立的是________(在Ⅰ、Ⅱ、Ⅲ中选择)。
2022-08-20更新 | 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