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免疫功能的实验探究
解析
| 共计 164 道试题
1 . 病毒L含有多种表面抗原,为研究人体对病毒L的免疫作用,研究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让病毒L感染小鼠(甲),一段时间后,小鼠(甲)患病恢复。小鼠(甲)的免疫系统清除病毒L的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功能,该过程中引起机体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有___
(2)用病毒L感染小鼠(乙),然后从已经恢复健康的小鼠(甲)体内提取血清并注射到小鼠(乙)体内,小鼠(乙)未患病,原因是___
(3)病毒L会引起机体患肿瘤,物质X具有一定的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研究人员研发了灭活病毒L疫苗,为研究物质X、灭活病毒L疫苗及两者联合治疗对病毒L引起的肿瘤的治疗效果,研究人员以肿瘤模型小鼠为材料进行了如表所示的实验。
组别处理方式实验结果
肿瘤组织中细胞毒性T细胞所占的比例肿瘤体积
1++++++
2注射物质X+++++
3注射灭活病毒L疫苗++++++
4++++++
注:“+”越多,表示数值越大。
①表中第1、4组的处理方式分别是___(对注射用量不作要求)。
②据表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
今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高三第三次联考三模生物试题
2 . 过敏性鼻炎是由浆细胞分泌的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环境变应原引起的鼻黏膜慢性炎症。耐受型树突状细胞(tDC)可以通过有效抑制辅助性T细胞的功能来引起免疫耐受,也能通过诱导调节性T细胞的产生和活化来引起免疫耐受,从而减轻上呼吸道炎症反应,部分调节过程如图所示,其中初始T细胞指未受抗原刺激的原始T细胞。回答下列问题:

注:PD-L1为表面抗原分化㧀,tDCs为耐受型树突状细胞,IL-10、IL-21、TGFβ、IL-35、IDO 等均为细胞因子。
(1)人体在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时_________(填“会出现”或“不会出现”)过敏反应。一般来说,浆细胞的产生需要双信号,结合过敏反应来看,这两个信号分别是_________
(2)初始T细胞可分化为辅助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等,其中辅助性T细胞在细胞免疫中的作用是_________。结合上图从基因表达的角度分析,初始T细胞分化出三种调节性T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
(3)丙酸氟替卡松与盐酸非索非那定片是两种用于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药物,两者均通过降低IL-4 的含量,提高 IFN-γ(一种干扰素)的含量来达到治疗效果,安慰剂是一种“模拟药物”,除不含药物的有效成分外,其余物理特性与药物相同。某小组拟对两者单独用药及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进行探究,请写出探究思路:_________
3 . 甲型流感病毒(IAV)导致的肺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婴幼儿感染IAV后易发展为重症。回答下列问题。
(1)在IAV感染引发的体液免疫中,激活B细胞的信号是___________。在IAV感染引发的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婴幼儿感染AV后易发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出现炎症细胞因子风暴,这是其发展为重症的原因之一。磷酸奥司他韦是目前针对上述疾病的常用临床药物。为研发新的药物,研究人员对天然化合物K的治疗效果进行了研究,实验如下。
a.取健康小鼠1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磷酸奥司他韦组和K组。
b.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均用等量IAV滴鼻感染。感染当天开始灌胃给药,连续四天。
c.第5天每组取10只小鼠并解剖,检测并统计肺组织的病毒量和炎症细胞因子含量。
d.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观察并统计感染后2周内动物的死亡情况。
结果如下表所示。

序号

组别

病毒量(个/ml)

IL-6(pg/ml)

TNF-α(pg/ml)

死亡率(%)

1

正常组

0

18000

220

0

2

模型组

2.0×108

21000

530

90

3

磷酸奥司他韦组

l.l×108

17500

210

15

4

K组

1.3×108

12000

310

35

注:IL-6和TNF-α是两种典型炎症细胞因子。
①实验中的对照组是__________(填序号)。步骤b中正常组和模型组的灌胃处理是:__________
②本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
③炎症细胞因子可通过NF-KB等信号通路实现免疫调节功能。NF-KB蛋白和TAK1蛋白磷酸化水平提高是NF-KB信号通路活化的标志。研究表明,与磷酸奥司他韦相比,化合物K能通过影响NF-KB信号通路发挥治疗作用。请设计实验证明这一结论,写出实验方案。___________(备选材料:健康小鼠和肺炎模型小鼠。)
2024-04-21更新 | 2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佛山市高三下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二)生物试题
4 .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因免疫炎症反应引起的一种疾病。该病的发生与细胞因子甲类(促炎症因子)、乙类(抗炎症因子)有关。研究人员为研究RA的发生与上述两类细胞因子的关系,分别测定了多例健康志愿者和RA患者血清中四种细胞因子的平均含量,结果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RA属于______病,该病与过敏反应有所区别,过敏反应是指______
(2)细胞因子主要由______淋巴细胞分泌,属于免疫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
(3)据图分析,能够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的细胞因子属于______(填“甲”或“乙”)类细胞因子,图中具体包括______
(4)上述实验对照组要求志愿者身体健康的原因是______,根据实验结果,写出一种可行的治疗RA方法或思路______
(5)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主要累及肝细胞的实质性炎症,如不治疗常会导致肝硬化、肝衰竭。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血清中谷丙转氨酶的含量可作为检测肝脏细胞损伤程度的指标。肝脏是特殊的免疫耐受器官。乙肝病毒携带者肝脏中的T细胞表面存在高表达抑制性受体TIGIT,其与肝脏表面某信号分子结合后,会抑制T细胞活性,使肝脏处于免疫耐受状态。为研究TIGIT被阻断后对小鼠肝脏免疫耐受的影响,研究人员设计了相关实验,并通过检测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的含量,结果如图2。

实验结果显示,第3组小鼠ALT含量稍高于野生型小鼠,但低于第4组小鼠,说明该组小鼠肝脏处于______状态。实验组小鼠中,肝脏受损最严重的是第______组小鼠。
2024-04-16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2023-2024学年高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仿真模拟卷(二)生物试卷
5 . 甲流病毒(IAV)是一种RNA包膜病毒。其表面存在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2种糖蛋白,血凝素帮助病毒识别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而神经氨酸酶促进病毒的包膜(类脂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IAV进入细胞的方式与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不同,IAV通过____方式整体进入细胞,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只有____进入细胞。
(2)甲流病毒进入机体后,能被____等细胞摄取和加工处理,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细胞。当IAV进入宿主细胞后,需要通过细胞免疫将宿主细胞破裂,释放出病原体,该过程中,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过程需要____等参与。
(3)图中IAV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早期蛋白和晚期蛋白的场所是____。早期蛋白质的功能主要与____的合成有关。
(4)研究者通过体外实验统计不同NA抗体对病毒侵染细胞的抑制作用,实验过程如下表。请补充完成相关内容。

实验步骤

具体操作

易感细胞的培养从犬肾脏组织中分离培养获得一种上皮样细胞,对流感病毒易感。
获取抗体提取感染流感病毒后63天、21天的两位康复者体内的抗体(分别为D63、D21)和①____体内的抗体作为对照抗体,分别配制成0.08、0.26、0.79、2.37、7.11、21.3、64、192μg/mL溶液。
分组将培养的易感细胞随机分成②____组,每组设3个重复实验。
实验处理将抗体分别与流感病毒混合,再感染易感细胞。
实验结果的检测检测③____
实验结果记录和处理

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表明:④____
2024-04-15更新 | 2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三下学期二模生物试题
6 . 肿瘤细胞表面有大量PD-L1蛋白可与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PD-1蛋白结合,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实现免疫逃逸。研究者对PD-L1抗体无响应的肿瘤免疫逃逸新策略进行探究。
(1)肿瘤组织中的树突状细胞(DC)可____肿瘤细胞释放至胞外的凋亡小体(含有肿瘤抗原),随后将凋亡小体降解并呈递肿瘤抗原至细胞毒性T细胞使之活化,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能____肿瘤细胞。
(2)S蛋白在DC中可从高尔基体运至溶酶体发挥作用。
①研究者将野生型小鼠(WT)和S基因敲除鼠(SKO)来源的DC培养在含有M肿瘤凋亡小体的培养液中一定时间,更换为不含M肿瘤凋亡小体的培养液后,检测DC胞内凋亡小体数目,结果如图。

由图可知____
②进一步检测发现S KO来源DC表面的M肿瘤抗原复合物量显著____,证实S蛋白促进DC抗原呈递过程。
(3)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中的转化生长因子(TGF-β)含量升高,TGF-β作为信息可提高细胞中糖基化酶活性。研究者进一步发现肿瘤通过TGF-β使肿瘤组织中的DC胞内S蛋白糖基化水平提高从而使其活性下降,请完善下列实验方案(从选项中选择)以验证上述机制。
对照组:WT鼠注射一定量M肿瘤细胞构建荷瘤小鼠
实验组:____鼠注射与对照组等量M肿瘤细胞构建荷瘤小鼠
检测指标:____
a.TGF-β受体特异性敲除鼠
b.DC的TGF-β受体特异性敲除鼠
c.DC中S蛋白糖基化水平
d.DC表面M肿瘤抗原复合物量
(4)研究者制备靶向DC的S蛋白并将其与PD-L1抗体联合使用,可有效抑制对PD-L抗体无响应的肿瘤免疫逃逸,综合上述研究结合细胞免疫过程解释联合使用抑制肿瘤免疫逃逸的原因是:联合使用时,____,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分化能力增强,进而提升清除肿瘤细胞能力。
2024-04-15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7 . 病毒M是一个大型的病毒家族。机体感染病毒M后,可能会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为预防病毒M对机体的损害,科研人员研发了抗病毒M的疫苗。回答下列问题:
(1)某人感染病毒M后.其机体体温上升至38.5℃的过程中,其产热量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量。
(2)新研发的药物S具有降低体温的效果,为探究其退烧原理和效果,科研人员以小鼠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如表所示的实验。

组别

处理方式

结果

发烧小鼠模型,注射______?

发烧

发烧小鼠模型,注射生理盐水配制的药物S

退烧

破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发烧小鼠模型,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配制的药物S

发烧

①甲组注射的是______
②根据表中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人在接种抗病毒M的疫苗后,______(填“能”或“不能”)预防其他种类的病原体,理由是______
8 . 下列有关病毒和病毒疫苗的叙述错误的是(       
A.HIV入侵人体可使免疫系统瘫痪,最终会使人死于其他病原体的感染等
B.禽流感病毒可跨物种传染给人类,可能和人接触到死因不明的禽类有关
C.流感病毒用活鸡胚培养后,经纯化、减毒或灭活可制备出流感疫苗
D.逆转录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在病毒遗传物质的控制下先合成逆转录酶
2024-04-1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适应性检测理科综合试题-高中生物
9 . 病毒L含有多种表面抗原,为研究人体对病毒L的免疫作用,研究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让病毒L感染小鼠(甲),一段时间后,小鼠(甲)患病恢复。小鼠(甲)的免疫系统清除病毒L的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_功能,该过程中引起机体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有__________
(2)用病毒L感染小鼠(乙),然后从已经恢复健康的小鼠(甲)体内提取血清并注射到小鼠(乙)体内,小鼠(乙)未患病,原因是___________
(3)病毒L会引起机体患肿瘤,物质X具有一定的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研究人员研发了灭活病毒L疫苗,为研究物质X、灭活病毒L疫苗及两者联合治疗对病毒L引起的肿瘤的治疗效果,研究人员以肿瘤模型小鼠为材料进行了如表所示的实验。
组别处理方式实验结果
肿瘤组织中效应T细胞所占的比例肿瘤体积
1++++++
2注射物质X+++++
3注射灭活病毒L疫苗++++++
4++++++
注:“+”越多,表示数值越大。
①表中第1、4组的处理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对注射用量不作要求)。
②据表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10 . 新冠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呼吸道和肺部细胞。请回答问题:
(1)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在体液中机体需借助______细胞产生的抗体将其凝集并抑制其繁殖;对于感染病毒的靶细胞,机体则需通过______细胞的作用使其裂解并释放病毒。
(2)某新冠疫苗需进行两次接种,初次接种后需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再次接种。若提前进行第二次接种,则会减弱二次免疫效果,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抗击新冠病毒过程中,发现药物X可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为验证药物X的作用,利用小鼠设计实验:______。实验结果如下表:
相对浓度(%)
吞噬细胞抗休细胞毒性T细胞
对照组243020
实验组553920
(4)据上题判断,你认为注射疫苗和药物X后可使小鼠不患此类疾病的原理______(相同/不相同),后者的原理是_________
2024-04-12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