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生物的进化 >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85 引用次数:80 题号:21659962
两个不同物种的羚松鼠分别生活在科罗拉多大峡谷的两侧,它们的共同祖先生活在大峡谷形成之前,峡谷两侧的鸟类却没有形成不同物种,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羚松鼠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
B.大峡谷形成之后,两个羚松鼠群体就存在了生殖隔离
C.峡谷两侧的鸟类只要产生较大变异,就能形成新的物种
D.科罗拉多大峡谷两侧的羚松鼠之间已经无法进行基因交流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较易 (0.85)
【推荐1】达尔文在采集了大量生物和化石标本进行研究后,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该学说很好地解释了(       
A.生物的适应性B.生物的遗传变异
C.种群为生物进化的单位D.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2020-05-18更新 | 77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 (0.85)
【推荐2】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C.隔离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随机的、定向的
2021-05-11更新 | 103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一部分蛾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改变。蛾的变化也影响蝙蝠回声定位系统与捕食策略的改进。当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人工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存在生殖隔离
B.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蛾与蝙蝠间发生了协同(共同)进化
D.祖先蛾种群的基因频率未发生改变
2019-02-11更新 | 20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