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7 题号:21736128
冠县位于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因历史上黄河数次改道,土地沙化严重,且旱、涝、碱、风、沙并存,“大风一刮不见家,庄稼一年种几茬,十年九年被沙压”成为那时村民生产生活的写照。毛白杨高大挺拔,生命力强,生长迅速,能防风固沙。上世纪六十年代,冠县开始大规模种植毛白杨,并建起万亩林场。该林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kJ/(m²⋅a)如图1;该区域曾由于自然灾害导致某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如图2。请回答:

(1)图1所示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____________kJ/(m²⋅a),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结果保留1位小数)。
(2)图2中决定该动物种群AB段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是____________的增加,工作人员及时采取了____________保护措施,为该动物提供了生存机会。
(3)调查该林场土壤中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时,不适合用样方法,原因是____________。由于该地区土地沙化严重,且旱、涝、碱、风、沙并存,导致部分农田弃耕后,在人为的干预下逐渐形成森林,该过程中发生了次生演替,理由是____________
(4)该林场出现了新型白杨透翅蛾,可通过引入天敌来防治虫害,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该措施的意义是____________。引入天敌防治白杨透翅蛾可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原因是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请回答下列与生态学知识和环境保护相关的问题:
(1)某地区有一个湖泊几年前受污染严重,湖水臭气熏天,鱼虾销声匿迹,居民避而远之。几年来,当地政府和居民齐心协力,大力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该湖泊呈现出了“春风烟柳”“鱼翔浅底”“水鸟翔集”“晴空—鹤排云上”等美丽景象,从而成为居民喜爱的休闲场所。经治理后,该湖泊群落发生了______演替,这说明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和环境保护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______和方向。
(2)春来“湖水”绿如蓝是大量的藻类植物繁殖的结果,该湖泊中所有蓝藻________(填“能”或“不能”)组成一个种群,调查湖泊中某种藻类的种群密度时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3)湖面水鸟嬉戏交颈,使人联想起“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诗中“关关”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信息,该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018-05-22更新 | 366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湖流域每年都会因N、P排放超标,出现严重的富营养化现象,对周围居民的生活和饮水安全造成影响。下图为科研人员通过对该湖某区域的生物组成及其食物关系调查,绘制的部分食物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食物网中缺少的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是___,它的作用是___
(2)食物网中鲌鱼和鲚鱼的种间关系是___。底栖动物中的某种螺类仅生活在沉水植物叶片上,以叶片表面的附着藻类为唯一食物,这可以降低附着藻类对沉水植物的危害,增加其光合作用。此螺类与沉水植物的种间关系是___
(3)若要调查该湖中单细胞浮游藻类的种群密度,通常选择___方法;在调查鲫鱼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捞用小网眼渔网,第二次误用稍大点网眼捕捞,由此计算出的种群密度调查结果___(填“偏大”或“偏小”或“差别不大”)。
(4)为了解决该湖的富营养化问题,政府投入一定的生态浮床和种植芦苇等挺水植物,这可以一定程度抑制藻类等浮游植物生长,原因是___(答出两条)。在种植挺水植物时应尽量选用本地物种,理由是___(答出两条)。
2024-05-17更新 | 400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为研究放牧强度对某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生态学家在该草场选择了四个牧草长势一致且面积相同的放牧区分别施加轻牧、中牧、重牧和过牧的放牧强度,并通过科学方法测定了相关指标,实验结果如下图甲所示;同时对该草原中吸蜜蜂鸟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连续13年的监测结果如下图乙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流经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 ,草原返青时,“绿色”为绵羊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可见信息还能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牧草输入绵羊的能量一部分在绵羊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一部分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放牧收益用绵羊增加的总生物量表示,从可持续发展和放牧收益的角度分析,最佳放牧强度为_______,其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吸蜜蜂鸟的喙细长如针,舌头则如一根纤细的线,特别适合采食长筒状花卉,这种适用性特征的形成是长期 ____________的结果。
(4)图乙中纵坐标λ表示____________,第9~12年间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_________,调查蜂鸟的种群密度常用___________ ,若标志物容易脱落则会使实际结果比调查结果__________
2019-12-12更新 | 1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