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代谢 > 光合作用 >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 光反应、暗(碳)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题型:非选择题-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8 题号:21869889
黑藻固定CO2有两条途径(如图):①CO2在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isco)催化下直接与C5反应生成C3;②CO2先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催化下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反应生成C4(四碳化合物),当C4储存到一定量时分解放出CO2参与暗反应。已知PEPC对CO2亲和力是Rubisco的几十倍。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丙酮酸转化为PEP的过程属于_______(填“吸能”或“放能”)反应。黑藻细胞固定CO2的具体场所是_______。C3的还原需要_______提供能量。
(2)研究发现黑藻经低浓度CO2处理后,PEPC与Rubisco的活性比值由0.47上升到4.17,试分析发生这一变化的意义:_______
(3)为了探究在低浓度CO2处理下黑藻固定CO2途径改变的分子机制,研究人员检测了低浓度CO2处理前后黑藻体内两种PEPC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在低浓度CO2处理下黑藻固定CO2途径改变的分子机制是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图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图中I~Ⅵ代表物质,①~③代表过程。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催化C3形成Ⅳ和C5的酶存在于__________中。
(2)叶绿体中的Ⅳ进入相邻细胞至少需要穿越_________层磷脂分子。
(3)图乙中①、②过程进行的具体部位依次是_________。③过程发生的物质和能量变化是___________(用具体的文字描述)。
(4)乙图中的丙酮酸可以转化成酒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强度下,将该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测定开始时CO2量是4.4g,12h后CO2量是2.2g,那么12h内积累的葡萄糖约_________g。
2019-03-14更新 | 164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植物代谢
图1表示水稻光合作用的过程,图2表示水稻突变体(叶绿素b完全缺失的)与野生型水稻在不同光照强度下释放氧气的情况(其他培养条件相同),请据图回答。

(1)图1中物质b是 _____
(2)图1中结构A是 
A.叶绿体外膜B.叶绿体内膜C.叶绿体基质D.类囊体膜
(3)图1所示生理过程的实质是 _____
(4)结合已有知识,据图2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突变体水稻的呼吸作用强度小于野生型水稻的呼吸作用强度
B.光强度为n点时,突变体水稻的氧气产生速率大于野生型水稻
C.光强度为m点时,突变体水稻比野生型水稻气孔开放程度要小
D.光强度为m点时,要提高野生型水稻光合作用强度,可考虑提高CO2浓度
(5)如果水稻出现叶绿素a完全缺失的突变,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其原因是 _____
(6)有同学在学习了光合作用的过程后,作出了“二氧化碳浓度升高,b的含量也会增加”的判断,请分析该该同学判断的合理和不足:_____
2023-04-06更新 | 42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合成有机物的主要途径。下图1是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数字代表反应过程,字母表示物质;图2表示在不同条件下,对密闭大棚中某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进行实验所得的结果。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1中,膜的甲侧浓稠的液体称为________,B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⑥代表的过程是_________
(2)图1中,生物膜上分布的光合色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提取绿叶中的光合色素时,需向研钵中加入碳酸钙,其目的是__________
(3)图2所示实验过程中的自变量有__________;30℃时,给提供饱和CO2浓度的大棚通风,图1中B物质的合成速率__________(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4)冬季晴天大棚蔬菜的生产除了应适当升温外,还可采取施用有机肥的方法达到增产的目的,原因是__________
2021-03-06更新 | 1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