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基因的分离定律 >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9 题号:21991802
某二倍体闭花传粉植物,决定其花色的基因D(红花)和d(白花)是位于6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该植物存活至少要有一条正常的6号染色体。如图是甲、乙两植株体细胞6号染色体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在遗传学上,该植株的红花和白花称之为一对____________
(2)植株甲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_,该变异类型可以借助__________直接观察到的。
(3)已知植株甲的基因型为Dd,让其自交产生F1,若F1花色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可确定基因D位于异常染色体上。上述结论被证明后,利用植株甲进行人工杂交实验:
①以植株甲为父本,正常的白花植株为母本进行杂交,子代中发现了一株植株乙,若植株乙的出现是精子异常所致,从配子产生过程分析,其具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②若让植株甲、乙进行杂交,则子代花色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说明:植株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6号染色体会随机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或2条6号染色体的配子)。

相似题推荐

【推荐1】在一个大家族中,有一种罕见的遗传病——早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症在成员间世代相传。该病表现为患者20岁左右开始出现夜盲症状,随后视力逐渐下降直至失明。已知此病遵循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规律,且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家族中一位女性携带者与正常男性婚配,生有三名子女,其中一子在22岁时确诊患病。近期,这对夫妇计划再生育一个孩子,担忧新生命的健康问题,他们向遗传咨询师求助。请根据所学遗传学知识,帮助解答以下问题。
(1)该家族中,早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症患者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2)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其患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
(3)假设该地区人口总数为100,000人,早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症致病基因频率为0.01,求该地区携带者(杂合子)的人数_________
(4)将下列关于早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症的遗传特点按照科学逻辑进行排序________
①表现型正常的父母可能生出患病子女②男女患病概率相等③近亲结婚会增加后代患病风险④患者均为纯合子
(5)早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症的遗传方式符合以下哪些描述(       
A.常染色体遗传B.显性遗传C.隐性遗传D.X连锁遗传
(6)分析该家族中其他两名子女是否为携带者,并阐述理由________
(7)根据遗传规律,给出这对夫妇预防再次生育患病孩子的建议________
2024-04-09更新 | 94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学校的一块较为封闭的低洼地里发现了一些野生植株,这些植株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茎秆有绿茎和紫茎两种。两组同学分别展开了对该植株的花色、茎色遗传方式的杂交实验探究,请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第一组:

取3对亲本进行实验

第二组:

取绿茎和紫茎的植株各1株

/

杂交组合

F1表型

/

交配组合

F1表型

A

红花×红花

3红花∶1白花

D

绿茎×

紫茎

绿茎∶紫茎

=1∶1

B

红花×白花

1红花∶1白花

E

紫茎自交

全为紫茎

C

白花×白花

全为白花

F

绿茎自交

由于虫害,

植株死亡


(1)从第一组花色遗传的结果来看,花色隐性性状为____,将A组的F1红花植株自交得F2,F2的表型及比例是________
(2)若控制花色的基因用A/a,请写出B组F1中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的遗传图解_______ (要求写出配子)。
(3)从第二组茎色遗传的结果来看,隐性性状为_____,判断依据的是_____(填字母)组。如果F组正常生长繁殖,其子一代表型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4-24更新 | 72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科研人员野外考查时,发现了一种闭花受粉植物。该植物的花色有红、粉、白三种颜色(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B、b……表示);茎的无刺、有刺(用R、r表示)是另一种性状。为了研究上述性状的遗传,用红色有刺植株(甲)、白色有刺植株(乙)、白色无刺植株(丙和丁)进行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PF1F2
甲×乙红色有刺红色有刺:粉色有刺:白色有刺=9:6:1
丙×乙白色有刺白色有刺:白色无刺=3:1
丁×乙红色有刺红色有刺:粉色有刺:白色有刺:白色无刺=27:18:3:16
(1)茎有刺属于______性状,花色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定律。
(2)第一组杂交实验中,F2中粉色有刺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
(3)对表中三组杂交实验分析推测,实验中没有出现红色无刺和粉色无刺类型,原因可能是无刺基因纯合时,红色和粉色基因不能表达。现有第三组杂交实验的F1红色有刺植株若干,可用测交实验验证此推测:
①若此推测成立,第三组杂交实验中乙、丙、丁的基因型分别为乙_____、丙______、丁_____,F2粉色有刺个体中纯合子的比例是_____
②测交实验时用该F1与基因型为aabbrr的个体杂交,若测交后代基因型有______种,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则支持该推测。
2024-02-19更新 | 1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