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基因的分离定律 >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实验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71 题号:22175360
果蝇(2n=8)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在自然界除了有正常性染色体的雌果蝇个体(XX)、雄果蝇个体(XY),还有性染色体数异常的个体,如XO(发育为雄性)、XXY(发育为雌性)、XYY(发育为雄性)、XXX(发育为雌性,但不能成活)。研究发现,果蝇的复眼颜色由几十个基因共同决定,性状的发育受多基因控制,任何基因的变化和缺陷都会影响到性状。科研人员针对果蝇的眼色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已知基因型为DD、dd、XDXD、XDY、XdY的个体均属于纯合子,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性指数是X染色体个数与常染色体组数的比值,这个比值了决定果蝇的性别,雌果蝇的性指数处于_________范围。性染色体异常的果蝇中没有发现YY的个体,推测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
(2)果蝇的猩红眼基因位于Ⅲ号染色体,褐色眼基因位于Ⅱ号染色体,白眼、红宝石眼、朱红眼、深红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但是果蝇的眼色却只表现其中一种颜色,从基因表达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果蝇眼色中红色(V+)对朱红色(V)为显性,杂合体(V+V)表现为红色,但V+VV的表型却为朱红色,这是果蝇眼色遗传的剂量效应,据此推测,V+VV的表型为朱红色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3)研究人员利用射线照射的方法培育出一只橙眼的雌性突变体,为确定其突变类型,让其与纯合野生型雄果蝇杂交。若该橙眼基因为单基因显性突变,则预计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不考虑致死现象)。但实际统计的结果是F1中野生型果蝇的雌雄比例相近,而橙眼果蝇只有雌果蝇,据此可推断橙眼基因所在的位置是___________,橙眼性状的遗传特点是___________。为证实该观点的准确性,可在橙眼果蝇与野生型果蝇随机杂交多代的果蝇群体中调查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以下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1949年,美国学者巴尔发现雌猫的神经细胞间期核中有一个染色较深的小体而雄猫却没有,而且在其他物种的雌性个体的组织细胞核中都存在这种小体。这个小体被称为巴氏小体。这种现象在哺乳动物中广泛存在。
研究表明,巴氏小体就是X染色体异固缩(细胞分裂周期与大部分染色质不同步的螺旋化现象)的结果。英国学者莱昂认为,这种异固缩的X染色体缺乏遗传活性,他提出了著名的“莱昂氏假说”。假说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正常雌性哺乳动物体细胞中的两个X染色体之一异固缩形成巴氏小体,在遗传性状表达上是失活的;②在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中,失活的X染色体可来源于雌性亲本,也可来源于雄性亲本;③失活现象发生在胚胎发育的早期,若某一细胞一旦出现母本X染色体失活,这一细胞增殖形成的所有细胞中失活的都来自母本的X染色体;若某细胞一旦出现父本X染色体失活,这一细胞增殖形成的所有细胞中失活的都来自父本的X 染色体;④生殖细胞形成时,失活的X染色体可得到恢复。
1974年莱昂又提出了假说的修正,认为X染色体的失活是部分片段的失活。最新的研究进一步揭示,巴氏小体上至少15%的基因依然在不同程度地表达蛋白。
很多的实验证据都支持莱昂假设。三色猫(又叫做玳瑁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雌性的三色猫腹部的皮毛是白色的,背部和头部的皮毛由橘黄色和黑色斑组成,十分漂亮。这种雌猫是一个X连锁基因的杂合体,其中b基因控制橘色毛皮,其等位基因B控制黑色毛皮。
巴氏小体数目比细胞中X染色体数目少1个。通过巴氏小体检查也可确定胎儿性别和查出性染色体异常的患者。
结合以上资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雌猫性染色体组成为XXX,其细胞核中应有______________个巴氏小体。观察到一只橘黑相间的雄猫体细胞核中有1个巴氏小体,则该雄猫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_______
(2)若上题中橘黑相间的雄猫的亲本基因型为XbX b和XBY, 则产生该猫是由于其______________(填“父方”或“母方”)形成了异常的生殖细胞,导致出现这种异常生殖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让更多后代表现为玳瑁猫,可选择基因型为 ___________的双亲杂交,后代玳瑁猫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中信息,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三色玳瑁猫多数情况下为雌猫
B.巴氏小体上的基因都没有活性
C.体细胞中X染色体的失活是不可逆的
D.正常雌猫体细胞中会有两条X染色体均形成巴氏小体
2023-05-17更新 | 137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遗传学实验的常用材料。玉米非糯性基因(R)对糯性基因(r)显性,位于玉米的6号染色体上;籽粒紫色(T)对籽粒黄色(t)显性。玉米非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棕色。请利用非糯性紫色籽粒、糯性紫色籽粒、非糯性黄色籽粒三个纯种品系完成下列实验。
(1)若要验证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可选择_____纯种品系杂交,将母本植株上的籽粒播种后获得F1代植株,F1代植株的花成熟后取花粉用碘液染色,预期蓝色花粉∶棕色花粉=____
(2)若要判断等位基因T和t是否也在玉米的6号染色体上,可选择_____纯种品系杂交;将母本植株上的籽粒播种后获得F1代植株,F1代植株___前,将植株雌花序套袋;F1代植株雌花序全部成熟后,人工授粉同一植株成熟的花粉,套袋。统计F2代的性状,若__________,则控制籽粒颜色的基因不在6号染色体上。
2021-12-08更新 | 95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 (0.4)
【推荐3】利用某严格自花传粉的二倍体植物(2n),研究人员进行了以下相关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花色有紫、粉、白三种颜色,且颜色与物质之间的转化有关,其转化关系如上图所示。某同学将一株纯合的紫花植株与一株纯合的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为紫花植株,F1全部进行自交,F2得到了999株紫花植株、332株粉花植株和445株白花植株。
①该植物花色至少由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它们位于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假设基因A控制酶1的合成,基因B控制酶2的合成。在F2中,只存在基因A的个体的花色为________;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
(2)欲确定F2中某紫花植株的基因型,可以将该紫花植株与基因型为aabb的白花植株进行测交,若测交子代出现紫花:白花=1:1,则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3)体细胞中少一条染色体的植株叫单体,可育的单体可用于基因的染色体定位。人工构建的该种植物的单体应有________种。若该植物的高茎(D)和矮茎(d)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将正常矮茎植株与该纯种高茎植物单体品系中的全部单体(均可育)分别进行杂交,留种并单独种植,当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时,可将矮茎基因定位在该单体所缺少的同源染色体上。
2017-12-12更新 | 1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