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5 题号:22274336
植物的性状有的由一对基因控制,有的由多对基因控制。一种二倍体甜瓜的叶形有缺刻叶和全缘叶,茎有紫茎和绿茎。为了研究叶形和茎的颜色这两个性状的遗传特点,某小组用基因型不同的甲、乙、丙、丁4种甜瓜种子进行实验,其中甲和丙种植后均表现为缺刻叶绿茎。杂交实验及结果见表(实验②中F1自交得F2)。
实验亲本F1F2
       甲×乙1/4缺刻叶紫茎
1/4缺刻叶绿茎
1/4全缘叶紫茎
1/4全缘叶绿茎
/
丙×丁缺刻叶紫茎9/16缺刻叶紫茎
3/16缺刻叶绿茎
3/16全缘叶紫茎
1/16全缘叶绿茎
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上述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根据实验____可判断这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
(2)若上述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分析实验①和②的结果,可知乙植株的表型为____,丁植株的表型为____
(3)仅研究实验②,若F2中缺刻叶紫茎:缺刻叶绿茎:全缘叶紫茎:全缘叶绿茎=45:15:3:1,则甜瓜的叶形至少有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茎的颜色至少有____等位基因控制。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某二倍体植物具有高茎和矮茎之分,某实验小组以这种植物为实验材料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1)实验小组对该性状的遗传提出两种假说。
假说一:植物的株高由三个遗传因子(A、a1和a2)控制,当a1和a2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矮茎,其他情况均为高茎,A相对于a1和a2为显性。如果该假说成立,第1组中子代性状分离比高茎∶矮茎为______;则第2组中双亲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________
(2)假说二:植物的株高由三个遗传因子(A+、A、a)控制,其中A决定高茎,A+和a都决定矮茎,三个基因的显隐关系为A+相对于A、a为显性,A相对于a为显性,则第2组的双亲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探究两种假说的合理性,第2组同学将F1中的矮茎植株自交得F2,并统计F2中株高和数量。若F2_____________,则支持假说一。若F2___________,则支持假说二。
(4)该植物高茎与矮茎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5)以上同学们探索牵牛花花色遗传方式的思路在科学研究中被称为____________
(6)在孟德尔的关于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以黄色圆粒为父本,绿色皱粒为母本进行杂交,收获的种子的相关表现型为____________,如果把F2代中所有的黄色子叶豌豆去除,让剩下的豌豆自然生长,则理论上F3代中绿色皱粒豌豆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2017-09-14更新 | 177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亚洲玉米螟、黏虫是造成我国玉米减产的主要害虫。我国科研人员通过图示过程将Bt基因(能够控制合成 Bt毒蛋白)转入玉米细胞培育出了抗虫转基因玉米。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基因工程培育作物新品种时,常采用Ti质粒作为载体,主要优点在于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为确保目的基因能够与 Ti质粒正确连接,形成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Ti质粒,科研人员应选用限制酶_________切割Ti质粒和含 Bt 基因的 DNA 片段。在获得重组Ti质粒后,可将其加入经_________处理的农杆菌;导入重组质粒的玉米细胞经_________成为转基因玉米植株。   
(3)为检测转基因玉米是否培育成功,科研人员首先利用_________法检测Bt基因是否成功翻译;在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时,科研人员将获得的多株转基因玉米进行自交,发现除少数植株的子代均抗虫外,多数植株的子代中均出现了不抗虫植株,统计这些植株的子代中抗虫与不抗虫的比例,发现有3:1和15:1两种情况。出现15:1的原因是_________
(4)某科研小组在做抗虫棉试验时,虽已经检测出棉花植株中含有抗虫基因,但让棉铃虫食用棉花叶片时,棉铃虫并没有被杀死,这说明_________。为此,科学家对棉花植株中的Bt毒蛋白基因进行了修饰,结果食用了棉叶的棉铃虫中毒死亡了,从变异类型分析,这种对Bt毒蛋白基因的修饰属于_________
2024-05-31更新 | 42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茄子的花色有紫色和白色两种,受基因A/a控制;果皮颜色有紫色、绿色和白色三种,由B/b和D/d两对基因控制,调控机制如图所示。已知控制花色的基因与控制果皮颜色的基因均独立遗传。为研究茄子的花色和果皮颜色的遗传规律,某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下表所示的两组杂交实验,其中F1自交产生F2。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杂交亲本

F1表型

F2表型

P1(紫花)×P2(紫花)

紫花、白花

紫花、白花

P3(白果皮)×P4(紫果皮)

紫果皮

紫果皮、绿果皮、白果皮

(1)茄子的花色中,显性性状为________(填“紫色”或“白色”),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一的F2中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比例约为________
(2)基因B和基因D通过________________,进而控制茄子的果皮颜色。若仅考虑果皮相关基因,则自然界中,白果皮植株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种。
(3)由上表中实验二杂交结果可以推测,P3的基因型为________,F2植株中紫果皮:绿果皮:白果皮约为________________
2023-06-13更新 | 2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