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稳态与调节 > 神经调节 >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 反射与反射弧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 题号:22411300
图一是置于适宜环境中的枪乌贼完整无损的粗大神经纤维,G表示电表,a、b为两个微型电极,阴影部分表示开始产生局部电流的区域。图二是人体中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的F收缩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当刺激c处产生兴奋时,A侧的兴奋处为____(填“正”或“负”)电位,B侧为____(填“正”或“负”)电位,此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____的。
(2)如果将图一中a、b两电极均置于神经纤维膜外,同时在c处给予一个强刺激,电表的指针会发生____次方向____(填“相同”或“相反”)的偏转。若将b电极置于d处膜外,a电极位置不变,则刺激c处后,电表的指针先向____(填“右”或“左”)偏转。
(3)图二的结构名称是____,其中C是____,可以据此判断B代表____
(4)如果在图二中的C处间隙处注射乙酰胆碱(兴奋性递质),F处发生的现象是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探险旅游爱好者,在一次野外探险中,一位队友脚掌被一枚长钉扎入猛然抬脚,大叫“哎呀,我的天啊”。下图为某反射弧结构示意图,A、E、M、N为反射弧上位点,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与B、C类似的突触。据图作答。

(1)与探险者大叫一声“哎呀,我的天啊”有关的是大脑皮层言语区中_____区。
(2)若对A施加一强刺激,则细胞膜外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若刺激图1中M点,则A点________(能、不能)发生这种变化,这是由于图中_____(填字母)处只能单向传递兴奋。
(3)将B放大后为图2,该结构称为___________,此结构中信号转换方式是___________
(4)探险者感觉痛之前先发生了抬脚反应,这是因为____________中有调节该活动的低级中枢,医生给探险者注射抗毒素血清时,他的手脚并未缩回,这说明缩手、缩脚反射可以受____________的调控。
2019-09-03更新 | 691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如图为人体反射弧模式图:

(1)甲图中1是________ ,5是________由运动神经末梢及它所支配的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当神经纤维的某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表现为 __________,因而与邻近未兴奋部位成了局部电流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
(2)图乙是_______结构模式图,其中1为__________ ,内含的物质是________,3为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__,兴奋通过该结构的传递是___________向的。
(3)猴子“火中取栗”手被烫后迅速缩回,完成这一活动的中枢在__________ ,后来猴子学会了用木棒挑出栗子,完成这一活动的高级中枢在 __________
2020-11-16更新 | 92次组卷
【推荐3】下图为人体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示意图,其中尿道内、外括约肌是一种环形肌肉,逼尿肌分布于膀胱壁。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初级排尿中枢的兴奋经_______(填“交感”或“副交感”)神经传递至________________,使人开始排尿。当尿液进入尿道后,尿道感受器兴奋,兴奋传入初级排尿中枢,_______排尿中枢的兴奋,这是一种正反馈调节。尿意产生的部位是______
(2)人的尿量超过3 L/d称为尿崩,引起尿崩的常见疾病称为尿崩症。依据病变部位,尿崩症可分为中枢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前者是由_______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不足所致;肾性尿崩症的病因往往由肾脏病变引起,抗利尿激素不能发挥作用,检测患者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含量与正常人相比_______(填“偏低”“不变”或“偏高”)。
(3)抗利尿激素又称血管加压素,能使血压(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升高,从水平衡调节的角度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进一步研究发现,抗利尿激素还可直接作用于血管肌肉细胞导致血管收缩,该激素能作用于不同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托伐普坦片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该药物与抗利尿激素结构相似,会导致患者出现尿频,从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机理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2-30更新 | 9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