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数量的变化 >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4 题号:22477937
猕猴为某岛屿中重要的动物类群,近40年调查发现猕猴种群最初集中分布于岛屿西南一侧,目前岛屿各区域均有分布,并呈现出镶嵌分布。根据已有数据并利用模型模拟理想环境中未来60年内猕猴种群的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近40年该岛屿猕猴种群增长速率呈上升趋势
B.地理环境封闭是限制猕猴种群数量持续增加的重要因素
C.该岛屿猕猴在各个区域上呈镶嵌分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D.若该岛屿生境遭到破坏,会导致其环境容纳量降低,而猕猴的遗传多样性维持不变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欧亚苔原生态系统的旅鼠以苔草为主要食物。苔草被旅鼠大量啃食时,可产生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抑制旅鼠消化道内蛋白质的水解,减少了旅鼠小肠上皮细胞对氨基酸的吸收,即苔草的“化学防御”。如图为某一时期旅鼠种群密度与苔草化学防御水平的研究结果。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苔草的种群增长受其密度制约
B.可推测此前一段时间样地一中旅鼠种群密度过高
C.可预测样地三中的苔草化学防御水平此后将会降低
D.苔草化学防御水平的变化有助于维持苔原生态系统稳态
2022-11-08更新 | 241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孟子梁惠王上》中的“数罟(细密的渔网)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指的是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数罟不入洿池”是为了保证捕捞后该种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B.无论是捕捞还是砍伐后,种群数量都应不小于K/2,以便于能短时间内恢复
C.海水温度和盐度是制约海洋鱼类种群数量的非密度制约因素
D.在适宜且不变的环境条件下,某种群出现的最大数量即K值
2023-08-10更新 | 109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某小组开展酵母菌培养实验,如图是摇瓶培养中酵母菌种群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初期,酵母菌因种内竞争强而生长缓慢
B.培养后期,酵母菌的呼吸场所由胞外转为胞内
C.该实验中酵母菌计数必须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D.转速150r/min时,预测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
2020-06-20更新 | 10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