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生物圈 >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题型:多选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1 题号:22481517
为了推进乡村振兴,某村引进赤松茸,推广“稻菇轮作”露地栽培模式,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赤松茸接种在用秸秆加工成的栽培基料上,推测其属于分解者
B.该模式遵循了循环原理,减少了整个生产环节“废物”的产生
C.该模式充分利用了水稻秸秆中的能量,实现能量循环利用
D.该模式有利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

相似题推荐

【推荐1】猪笼草往往笼口光滑并能分泌蜜露诱捕昆虫。研究发现,高山地带的一些猪笼草边沿粗糙利于树鼩、鸟类等在笼内排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获取动物排泄物有利于猪笼草获得氮、磷等元素
B.高山地带的猪笼草可通过捕食昆虫获取足够营养
C.猪笼草既属于生产者,也可能属于消费者和分解者
D.猪笼草的多样性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协同进化
2024-03-29更新 | 148次组卷
【推荐2】如图是我国北方某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农场生态农业结构简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蚯蚓和苍蝇属于分解者
B.从资源化、无害化角度分析,途径②、④优于③
C.由图可知,能量在沼气池的微生物和农作物之间双向传递
D.适当增加该生态系统中农作物、家禽和家畜等生物种类,有利于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2024-03-29更新 | 194次组卷
多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3】从营养结构上分析,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生物成分是
A.非生物环境
B.生产者
C.消费者
D.分解者
2017-07-06更新 | 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