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 生态系统的功能 >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 能量流动的特点以及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1 题号:22522943
设计生态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给食物链(网)“加环”,如图就是一种“加环”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该生态工程通过“加环”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②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
③用蛆、蛹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能为农作物提供能量
④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
⑤在离开人的管理条件下,该生态工程仍可以正常运转
A.②③B.①②④C.②④D.③④⑤

相似题推荐

【推荐1】大熊猫每天要吃大量竹子,但一般只能利用其中一小部分纤维素。研究表明,大熊猫的基因组缺少编码纤维素酶的基因,但是肠道中有多种纤维素分解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纤维素分解菌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能量流动方向是竹子→大熊猫→纤维素分解菌
C.大熊猫的摄入量全部用于呼吸作用和自身生长发育繁殖
D.大熊猫与其肠道内纤维素分解菌的种间关系为原始合作
2024-02-04更新 | 32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我国大力推行庭院经济,庭院经济是农民以自己的住宅院落及其周围为基地,以家庭为生产和经营单位,进行蔬菜、果树等生态种植,畜禽养殖(以农作物、蔬菜等的茎、叶、子粒为食)、罐头、粉条加工等多业并举的庭院经济格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畜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B.畜禽获得了茎、叶子粒有机物中的全部能量
C.畜禽养殖加快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畜禽粪便的充分利用提高了生态系统能量的利用率
2022-02-14更新 | 256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下列关于生态足迹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和消费体系有利于减小生态足迹
B.降低肉食比例,可提高能量传递效率,减小生态足迹
C.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
D.桑基鱼塘等生产方式能通过物质循环有效减小生态足迹
2022-08-30更新 | 2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