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基因的分离定律 >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5 题号:22554726
豌豆细胞中的淀粉可分为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两类,缺乏支链淀粉时,豌豆种子表现为皱粒。合成支链淀粉所必需的淀粉分支酶I(SBE I)由W基因编码,而其等位基因w编码的该酶无活性。W和w基因所在DNA片段经过酶切后的分子量不同,通过生物技术可以检测DNA片段的分子量,检测结果如图所示,图中条带的位置表示DNA分子量的差异。

   

(1)豌豆种子的表型圆粒和皱粒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_______基因的控制。
(2)下列选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兔子的长毛和黑毛B.豌豆子叶的黄色和绿色
C.狗的卷毛和短毛D.桃的红花与梨的白花

(3)W基因可编码支链淀粉所必需的淀粉分支酶I(SBE I)的合成,含有支链淀粉的豌豆种子表型为圆粒,这一事实证明了(       
A.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B.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细胞代谢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4)结合题干信息,据上图可知,表型①、②、③依次是            
A.圆粒B.皱粒

(5)下列对该图的相关解释正确的是(       
A.纯合子的DNA片段酶切后检测结果为单一条带
B.杂合子的DNA片段酶切后检测结果有两个不同的条带
C.W和w基因所在DNA片段经过酶切后所含的核苷酸数目可能不同
D.同种表型的个体,DNA片段检测结果也一定相同

(6)正常情况下(不考虑变异),基因型为Ww豌豆亲本自交得子一代,理论上来讲,子一代圆粒种子中杂合体的比例为(       
A.1/2B.1/3C.2/3D.1/4

(7)除了豌豆种子圆粒和皱粒这一对相对性状外,豌豆子叶黄色对绿色也是一对相对性状,且子叶黄色基因(Y)对绿色基因(y)为显性。现有两株亲本杂交,子代表型统计见下表,推测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子叶颜色

种子形状

子代表型

黄色

绿色

圆粒

皱粒

比列

1

1

3

1

A.YYWw × yyWwB.YyWw × yyww
C.YyWw × YywwD.YyWw × yyWw

(8)孟德尔之所以能发现遗传学的两大定律,与下列哪些因素相关(       
A.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精的植物
B.豌豆有很多由一对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
C.能用数学统计的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D.能够对实验结果做出大胆假设

(9)关于孟德尔发现的遗传定律,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基因分离定律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有关
B.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有关
C.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不适用于原核生物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时不可能出现A和a的分离

(10)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能发生的是(       
①同源染色体分离②姐妹染色单体分离③等位基因分离④性状分离⑤DNA复制
A.①⑤B.②④C.②⑤D.③⑤

(11)对于植物常染色体上单基因控制的某一相对性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果某一性状的某一个体自交后代性状不变,则该性状为隐性
B.如果两个亲本杂交后代出现1: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
C.如果某一性状的个体自交后代出现3: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
D.如果某一性状的个体自交后代性状不变,则该性状为显性或隐性

(12)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F1产生4个配子
B.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
C.F1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
D.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4种卵之间可以自由组合

(13)人的有耳垂和无耳垂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下列哪种情况通常足以判断二者的显隐性关系(       
A.一个有耳垂的人和一个无耳垂的人,生下两个有耳垂的
B.一个有耳垂的人和一个无耳垂的人,生下一个有耳垂的和一个无耳垂的
C.两个无耳垂的人生下两个无耳垂的
D.两个有耳垂的人生一下一个有耳垂的和一个无耳垂的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果蝇饲养容易、有多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后代数量多等优点,所以它是遗传实验常用的生物材料,已知果蝇的体色有灰身和黑身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下表是四组亲本果蝇杂交的后代统计结果。
组合序号                    亲本后代表现型及数量
     雌性交配方式雄性   灰身   黑身
①30对亲本     灰身     ×黑身     164     158
②30对亲本     灰身     ×灰身     249                 82
③30对亲本     黑身     ×黑身       0                       191
④30对亲本     灰身                                      ×黑身       253     48

(1)果蝇的体色遗传遵循____定律,显性性状为____。组合___中的两个亲本一定都为纯合子,其后代基因型为_____
(2)组合④中后代表现型比例不是典型的1:1,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组合④可能的亲本基因型组合____________。由该组合可以判定,亲本果蝇中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   
(3)果蝇的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但是,即使是纯合的长翅品系的幼虫,在35℃温度条件下培养(正常培养温度为25℃),长成的成体果蝇仍为残翅。这种现象称为“表型模拟”。现有一只残翅雄果蝇,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其遗传因子组成。
①应选用_________果蝇与待测果蝇交配
②在____________温度下培养果蝇
③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推断待测果蝇的遗传因子组成:
④若子代______,则待测果蝇的遗传因子为BB;
⑤若子代 _____,则待测果蝇的遗传因子为Bb;
⑥若子代______,则待测果蝇的遗传因子为bb;
⑦该实验可以说明生物体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决定。
2017-09-07更新 | 21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科研人员研究玉米籽粒性状时发现,其饱满程度由大到小有饱满、中度饱满、干瘪等性状,为探究这些性状出现的原因,进行系列研究。
(1)玉米籽粒的饱满程度由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3个基因(S、S1、S2)决定,以上等位基因的出现是_____的结果,同时也体现了该变异具有_____特点。
(2)科研人员分别利用野生型、突变体1、突变体2进行研究,实验步骤及结果如图1所示。

   

①突变体1基因型为S1S1,干瘪个体基因型为S2S2,根据杂交1、杂交2的结果,判断S、S1、S2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_,突变体2的表现型为_____
②上述杂交实验说明控制籽粒饱满程度的基因遵循_____定律,证据是:杂交2中饱满籽粒自交后代出现饱满:中等饱满=3:1,中等饱满自交后代出现中等饱满:干瘪=3:1.
(3)科研人员推测突变体1籽粒中等饱满是由于基因S中插入一段DNA序列(BTA)导致。如图2。

   

检测野生型和突变体1的相关基因表达情况。已知S基因编码某种糖类转运蛋白,推测突变体1籽粒饱满程度降低的原因是_____
(4)根据籽粒饱满程度的研究结果,阐释你对“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理解_____
2024-06-14更新 | 24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现有翅型为凹翅的果蝇新品系,凹翅(B)对正常翅(b)为显性。生物兴趣小组的两名同学根据这一对相对性状进行了如图所示杂交实验,请回答:

(1)上述亲本中,凹翅果蝇为_______(纯合子/杂合子)。
(2)甲同学依据上述实验结果,认为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乙同学则认为该等位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请你根据上述实验,写出遗传图解来支持乙同学的结论_______
(3)乙同学欲利用上述果蝇进行一次杂交试验,以确定该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他选择的亲本表现型应该为 :_______×_______,若杂交子代表现为_______,则说明该等位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
2022-03-21更新 | 1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