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基因的分离定律 > 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题型:非选择题-实验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16 题号:22630215
某雌雄同株异花植物的一对相对性状红花和白花分别由基因A/a控制,该种植物中基因型为Aa的植株有1/5表现为白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型为Aa的红花植株相互授粉产生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
(2)若以一株红花植株作母本、一株白花植株作父本进行人工杂交,结果如图所示,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在此杂交过程中需要进行的简要操作为________(用相关文字及“→”表示)。若将图示中的父本、母本交换,结果与之_____(填“相同”或“相反”)。两株红花植株杂交子代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出现图示的表型及比例,原因是_______

(3)现有多个白花植株,欲鉴定其中纯合白花植株所占的比例,实验思路为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1】部分水稻品系的花粉育性会受到温度影响,低温时花粉败育,高温时育性正常,这种现象称为温敏雄性不育,将其应用在杂交育种上可大大简化育种流程。
(1)水稻具有两性花,自然条件下自花授粉。将温敏雄性不育系应用在育种中,其优点是能免去杂交过程中的__________步骤。
(2)品系1是一种温敏雄性不育系,品系2、3、4育性正常。为研究温敏雄性不育的遗传规律,科研人员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了杂交实验:

①由杂交一结果可知,育性正常与雄性不育性状受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若品系1、2的基因型分别为A1A1B1B1,A2A2B2B2,则F2中雄性不育系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②根据杂交二中的信息可知,F1能够在_____________温度范围内自交获得F2。通过基因型分析发现品系3、4与品系1的A基因序列完全相同,B基因是不同的等位类型,请你根据以上信息,写出品系1×品系3产生F1以及F1在适宜温度自交产生获得F2的示意图,并标出F2在22℃、32℃时的育性表现型及比例_________。(品系3的B基因用B3表示)
③品系1与品系4的杂交后代在任何温度条件下均为雄性不育,将这一现象称为杂合雄性不育。若品系4的B基因用B4表示,则在温度高于27℃时,B1、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品系1×品系4杂交后代的特性,能够应用在杂交育种过程中而不受温度条件限制。研究者通过杂交、连续多代回交和筛选培育出了遗传组成与品系4基本相同的雄性不育系B1B4,过程如图2虚框所示。这一方法的缺点在于每年都需要回交并进行筛选。因此研究者借助品系3的育性特点进行了改良,过程如图2。

     请你完善图2中的育种步骤,并说明育种方案改进后不需要每年筛选的理由____________
2023-05-17更新 | 613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如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过程图解和花色产生代谢途径,请仔细阅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②叫_______;为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①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_____________
(2)花色遗传遵循___________定律;基因型为__________的紫花植株各自自交,子代都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3∶1。若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进行花药离体培养,预计所得植株中可育的紫花纯种所占比例是_______
(3)用这4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紫花×白甲,F1表现为紫花,F1自交,F2表现为紫花∶白花=9∶7
实验2:白乙×白丙,F1表现为紫花,F1自交,F2表现为紫花∶白花=9∶7
若要鉴定F2白花植株的基因型,请你设计杂交实验方案(实验条件满足要求):
让该植株分别与亲本白乙、白丙杂交。
结果及结论: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_(或A_bb);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
2018-12-06更新 | 947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3】番茄是世界主要蔬菜之一,为严格的自花授粉作物,杂种优势能极大提高番茄的产量、抗病及抗逆表现,因此番茄生产基本上都是应用杂交种。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获得了位于4号染色体的ps-2基因隐性突变体,表现为雄性不育,在杂交育种时,选育雄性不育植株的优点是___________
(2)番茄野生型为雄性可育,突变体甲和突变体乙均为雄性不育(均只有一对基因与野生型不同)。下表为3个不同番茄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型及比例。请回答:
组合序号
后代的表型及比例
野生型×突变体甲全为雄性可育(杂种1)
野生型×突变体乙全为雄性可育(杂种2)
杂种1×杂种2全为雄性可育
根据杂交组合一和二可知,雄性可育性状是由___________性基因控制。根据杂交组合三,推测控制两个突变体的相关基因为___________(填“等位基因”或“非等位基因”)。
(3)已知番茄的宽叶、窄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选择纯种宽叶番茄与窄叶番茄杂交,F1全部为宽叶,F1自交,F2中宽叶:窄叶为9:7
①F2中出现宽叶和窄叶比例为9:7的原因是___________,F2的窄叶有___________种基因型,若F2的宽叶自花传粉,则子代中窄叶的比例为___________
②自然界中存在“自私基因”,即某一基因可以使同株的控制相对性状的另一基因的雄配子部分死亡,从而改变子代的表型比例。若宽叶、窄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F2中出现宽叶和窄叶的比例为9:7是“自私基因”作用的结果,则此比例出现的原因是:F1中携带___________(填“A”或“a”)基因的雄配子,有___________的比例死亡。
(4)我国科学家在番茄基因组中鉴定到154个在雄蕊中特异表达的基因,选取其中的一个基因S1STR1作为靶标基因(T表示)。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番茄的S1STR1基因进行定向敲除获得雄性不育系(tt,绿色)。将正常功能的S1STR1基因(T)和控制花青素合成的SIANT1基因(A表示)连锁在一起,共同转回到雄性不育系中,从而获得了紫色的转基因保持系(如图)。关于该转基因保持系制备过程及在农业生产的优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几项___________

A.转基因保持系通过杂交可产生雄性不育系又可产生转基因品系
B.可通过幼苗颜色准确鉴定不育株用于杂交种子生产
C.该技术用于杂交制种的不育系并不含任何转基因成分
D.该研究策略易推广到其他蔬菜、花卉等园艺作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23-12-28更新 | 2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