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8 题号:22632835
同学甲用200mL稻草汁培养液培养大草履虫研究其种群数量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如种群密度等,培养液中大草履虫的种群密度是指____________,调查培养液中大草履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培养液中大草履虫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主要是受资源和____________等方面的限制,种群内部生物因素_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影响大草履虫种群数量的变化。
(2)研究发现,光照会导致大草履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降低。同学甲推测:光照通过抑制稻草汁培养液中枯草芽孢杆菌等细菌的生长繁殖,从而使大草履虫的环境容纳量降低。设计实验验证该推测:____________(写出实验思路,不考虑温度、pH、培养时间以及实验重复次数)。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如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一下问题:

(1)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未在图甲中体现的有__________________
(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鼠种群密度时,在2hm2范围内,第一 次捕获40只鼠,全部标记,第二次捕获30只鼠,其中有标记的是15只,则该鼠的种群密度是_________只/hm2
(3)若蛇取食鼠的比例由1/4调整到3/4,从理论上分析,改变取食比例后,蛇体重增加1kg,人能比原来多增重_________kg(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
(4)给牧草施加32P标记的复合肥后,检测32P在食草昆虫和蟾蜍体内的放射性强度,结果见图乙。图中曲线Ⅱ表示_________体内的放射性强度。若实验再增加对蛇体内放射性强度的检测,则其达到最高峰时的强度应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曲线Ⅱ的峰值。

(5)科学家通过研究种间捕食关系,构建了“捕食者—猎物”模型,如上图丙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仅从该模型分析,图中最可能代表猎物K值得数据为________,其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_________调节。
2016-12-13更新 | 288次组卷
【推荐2】某林场有一片约2公顷的马尾松与石栎混交次生林,群落内马尾松、石栎两个种群的空间分布均为随机分布。为了解群落演替过程中马尾松和石栎种群密度的变化特征,某研究小组在该混交次生林中选取5个固定样方进行观测,每个样方的面积为0.04公顷,某一时期的观测结果如表所示。同一树种的树高与年龄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性;两树种在幼年期时的高度基本一致。回答下列问题:

树高X(m)

马尾松(株)

石栎(株)

样方1样方2样方3样方4样方5样方1样方2样方3样方4样方5
x≤5897584648504745
5<X≤1025273028303025282627
10<X≤15342930363523543
x>15131614151232122
合计80818184858178847977
(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_________。根据表中调查数据计算,马尾松种群密度为_________株/公顷。
(2)该群落中的物种数目,称为物种___________。该群落中,马尾松和石栎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
(3)马尾松是喜光的阳生树种,石栎是耐阴树种。根据表中数据和树种的特性预测该次生林数十年后优势树种是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2024-01-25更新 | 20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田鼠是农田生态系统的主要危害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田鼠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标志重捕法,原因是__________。若农田面积为10km2,初次捕获田鼠60只并标记,放回一段时间后,再次捕获田鼠75只,其中被标记的田鼠数量为25只,则该农田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____只/km2。若部分标志物在田鼠放回后脱落,则会导致测量值比实际值_
(2)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主要以__________的形式流动,生物群落内的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需要经过的代谢途径为_____________
(3)引入天敌控制田鼠与用毒鼠强灭田鼠相比,其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05-03更新 | 10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